[发明专利]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8636.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代海燕;李兴东;赵龙飞;张小伍;刘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抛 螺纹通孔 柔性罩 防偏装置 容纳腔 把持柄 大端 底座下表面 金属材料 部分突出 底部开口 底座密封 调压螺栓 金相试样 开口端面 螺栓固定 螺纹连接 内部填充 试样夹持 受力不均 显微组织 中轴位置 锥筒形 防偏 小端 连通 穿过 | ||
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涉及试样磨抛防偏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金相试样磨抛过程中各部位受力不均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把持柄为圆柱形,把持柄的中轴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柔性罩为锥筒形,柔性罩的小端与螺纹通孔的一端连通,柔性罩的大端通过底座密封,柔性罩内部填充有液体,调压螺栓穿过螺纹通孔的另一端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底座下表面设有底部开口的试样容纳腔,试样通过至少一个试样夹持螺栓固定在试样容纳腔内,并使得试样待磨抛部分突出于试样容纳腔的开口端面。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磨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金相试样磨抛防偏。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金相分析是控制机械零件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金相试样经切割或镶嵌后,需进行一系列的磨抛工作,以得到光亮的磨面。试样磨抛过程中,若试样各部位受力不均,极易发生偏磨等现象,增加试验制备时间,影响金相试样磨抛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金相试样磨抛过程中各部位受力不均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
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包括:底座1、柔性罩2、把持柄3、调压螺栓4和至少一个试样夹持螺栓5;
把持柄3为圆柱形,把持柄3的中轴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柔性罩2为锥筒形,柔性罩2的小端与螺纹通孔的一端连通,柔性罩2的大端通过底座1密封,柔性罩2内部填充有液体,调压螺栓4从螺纹通孔的另一端穿入对柔性罩2的小端密封,底座1下表面设有底部开口的试样容纳腔,试样6通过至少一个试样夹持螺栓5固定在试样容纳腔内,并使得试样6待磨抛部分突出于试样容纳腔的开口端面。
上述试样容纳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圆形。
试样夹持螺栓5的数量为4个。
柔性罩2内部填充的液体为水或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磨抛试样时能够防止抛磨面不平的专用装置,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作用于把持柄上的力通过柔性罩内的液体均匀的传递给底座及试样,能够避免试样磨抛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的磨抛缺陷,使得磨抛过程中试样各部位受力均匀。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磨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3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试样磨抛防偏装置,包括:底座1、柔性罩2、把持柄3、调压螺栓4和至少一个试样夹持螺栓5;
把持柄3为圆柱形,把持柄3的中轴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柔性罩2为锥筒形,柔性罩2的小端与螺纹通孔的一端连通,柔性罩2的大端通过底座1密封,柔性罩2内部填充有液体,调压螺栓4从螺纹通孔的另一端穿入对柔性罩2的小端密封,底座1下表面设有底部开口的试样容纳腔,试样6通过至少一个试样夹持螺栓5固定在试样容纳腔内,并使得试样6待磨抛部分突出于试样容纳腔的开口端面。
本实施方式中,柔性罩2为柔性材料制成的薄壁锥筒形结构,柔性罩2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底座1和把持柄3均形成密封连接。由于柔性罩2的小端与螺纹通孔的一端连通,则能够通过螺纹通孔的另一端向柔性罩2内添加液体。调压螺栓4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则能够通过旋进或旋出调压螺栓4来调节柔性罩2内部液体的压力。试样6磨抛时,操作人员手持把持柄3,实现试样6位置、运动方向的控制。旋转调压螺栓4,调整柔性罩2内液体的力,液体将均匀的压力传递给底座5及试样6,能够有效避免试样磨抛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的磨抛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