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9027.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16K1/36;F16K27/0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吴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回火 灶具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通过设置燃气阀,将进风通道内的风压作为燃气通过燃气通道的前提条件,在风压达到设定值时,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进风通道和燃气通道开启,增氧风机鼓入的新风与燃气进入燃烧器内参与燃烧反应;在风压过低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进气通道和燃气通道逐渐关闭,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进风通道内的风压与燃气通道内的燃气压力保持恒定,防止进风通道内的风压过低导致燃气回火燃烧,防止引发火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节能灶具,特别是半预混商用节能灶,当鼓风机管道压力降低到一定值时,预混燃气会被回火燃烧,严重时引发火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防止燃气回火研发火灾的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阀,其包括阀体、阀盖、复位弹簧、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阀盖盖设在阀体上,阀体内设置有平行的第一活塞通道和第二活塞通道,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塞通道和第二活塞通道内并与之密封,阀体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进风口、出风口分别连通第一活塞通道,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分别连通第二活塞通道,进风口、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中间开设有进风通孔,第二支撑部中间开设有燃气通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底部分别密封进风通孔和燃气通孔,进风通孔正对进风口设置,燃气通孔正对燃气出口设置,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一端抵持阀盖、另一端抵持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燃气阀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包括连接杆部,以及两支撑杆部,两支撑杆部分别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杆部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复位弹簧一端抵持阀盖、另一端抵持连杆。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杆还包括限位柱,复位弹簧嵌套在限位柱上。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端部分别正对进风通孔和燃气通孔固定设置有密封垫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通道、第二活塞通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防回火灶具,其包括燃烧器、燃气进管、进风管和增氧风机,还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燃气阀,所述燃气进管、进风管分别连通燃气进口和进风口,燃气出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燃烧器。
本发明的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燃气阀,将进风通道内的风压作为燃气通过燃气通道的前提条件,在风压达到设定值时,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进风通道和燃气通道开启,增氧风机鼓入的新风与燃气进入燃烧器内参与燃烧反应;在风压过低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进气通道和燃气通道逐渐关闭,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进风通道内的风压与燃气通道内的燃气压力保持恒定,防止进风通道内的风压过低导致燃气回火燃烧,防止引发火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燃气阀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回火灶具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