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523.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杨光;何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7/1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表面温度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烧结温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过程增加料层厚度有利于提高烧结矿产量,同时随着料层厚度的增加,有利于烧结过程蓄热,使料层下部热量更加充沛,从而使烧结过程固体燃料消耗下降、烧结成品率和烧成率提高。烧结过程由于工艺参数及控制方法缺陷容易导致料层表面高温点火时间较短,且在风箱抽风的作用使表层热量迅速向下传递,从而容易造成表层烧结矿松脆,导致表层烧结矿质量下降,而料层底部由于厚料层的蓄热作用又易能量过剩,导致烧结矿过烧,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点火过程与料层厚度相匹配的方法来同时满足点火及提高表层烧结矿质量的需要,这也是提高烧结生产率,降低烧结综合能耗的有效方法。目前现有的关于提高烧结过程表层质量方法较多集中于点火的均匀性,烧结生产中烧结点火炉的点火温度水平与均匀性直接影响烧结矿质量和返矿率, 同时烧结点火炉的点火温度的控制也影响工序能耗的指标。 烧结点火炉的点火烧嘴沿台车宽度方向分布, 火焰自上而下点燃烧结混合料,为了测试点火温度,一般点火温度测点设置在烧嘴附近, 这种测试装置不能准确反映烧结点火炉点火温度。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快速、 准确测量烧结点火炉点火温度的测试装置, 进而调节点火烧嘴的煤气流量的开度及烧结点火制度,进而提高表层烧结矿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实时准确测定和分析烧结过程中料层的点火温度的分布情况以及点火均匀性的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进而提高表层烧结矿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测试装置,包括其安装在烧结点火炉外侧的温度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点火炉两侧的侧板上的U型套管,在所述的U型套管上开有三个以上的测温孔,在U型套管内设有与测温孔对应的多根测温热电偶,形成热电偶组,每根测温热电偶的接线端均与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的接线端子通过补偿导线与安装在烧结点火炉外侧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与综合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的测温热电偶为4-5根。
一种利用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测试装置测试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方法, 其特征是,在每排烧嘴正下方距离台车侧板高度250mm处和150mm处的点火炉两侧的侧板处开两个安装通孔,然后各安装一支带套管的多点测温热电偶,所述的多点测温热电偶贯穿两侧侧板,并通过补偿导线与温度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相连;
测试结束后,综合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根据温度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获得的温度数据,计算出横向不同部位温度差异的结果,再将此结果与正常生产时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其温度差在±100℃时为点火均匀,否则点火不均匀。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本发明的多点采集和测试元件(热电偶)并联连接方式,提高测试准确性,更有利于采集到多点准确的数据,同时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能得到相应的数据变化趋势,结合烧结工艺可为整个烧结的生产提供操作指导依据。整个测试过程产生的数据完全通过仪器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可大幅度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以便对点火烧嘴和烧结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支带套管的多点测温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烧结点火炉温度的测试装置与温度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本发明安装在烧结点火炉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烧结料层表面温度的测试装置,包括其安装在烧结点火炉外侧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9和数据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点火炉两侧的侧板5上的U型套管2,在所述的U型套管2上开有三个以上的测温孔4,在U型套管2内设有与测温孔4对应的多根测温热电偶3,形成热电偶组,每根测温热电偶3的接线端均与接线端子6相连,所述的接线端子6通过补偿导线8与安装在烧结点火炉外侧温度数据采集9系统和综合数据分析处理系统1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