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VR/AR设备位置共享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0291.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易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吴红飞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vr ar 设备 位置 共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VR/AR设备位置共享的方法及设备,通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本地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所关联的位置识别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位置识别信息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世界坐标系转换关系,再通过所述世界系坐标转换关系将目标设备所对应的位置进行显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取其他设备在这个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的问题,达到了不需要再增加其他硬件或对当前设备硬件做改动,操作简单成本低且易于实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VR/AR设备位置共享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功能的可移动设备,包括VR头盔类的可穿戴设备、具有AR或VR功能的智能手机等。这些设备除了可以在其显示器上实现左右眼画面的分离而产生的立体视觉效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识别自身在世界中的姿态,或者叫做姿态追踪。这些姿态追踪功能的特点是,可以获取到设备本身相对于当前场景世界坐标系下的6个自由度,其中包括3个角度自由度信息加上3个位置自由度的信息的姿态信息(本文也称位置信息)。
当前存在有些基于图像识别的算法可以识别到特定平面图形或者3D物体相对与设备自身的姿态,如基于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的姿态追踪,这种追踪设备相对于某个世界坐标系姿态的方案是基于SLAM算法。这种算法需要实时的在设备摄像头捕获到的图像中找到一些特征点,然后通过追踪这些特征点的位置来估算设备的姿态。这种算法会在自定义的一个世界坐标系和设备自身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转换关系从而确定设备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姿态。
第二种常用的追踪技术是基于特定图像的识别。这种方案需要事先定义好一张具有明显多个特征点的图片,然后设备通过摄像头在捕获到的图片中搜寻是否捕获到这样的图片。搜索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设备自身摄像头内参外参等参数从而得到被识别到的图片所在平面相对于设备自身坐标系的姿态信息。这种技术会在设备自身坐标系和图片所在平面坐标系之间建立变换关系。
上述两种方法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有很多实际的商业用途,两大移动平台IOS和Android也已经在今年把这种姿态追踪的技术加入到他们原生的平台内提供开发者开发。但无论是哪种方案,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的解决方案只能获取到设备本身在自己创建的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却无法获取其他设备在这个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每个设备都会创建一个相对于现实场景固定的坐标系,然后得出设备本身相对于这个坐标系的姿态信息。这样不同设备的姿态信息所在的世界坐标系是不统一的,所以就算数据可以共享,也毫无实用价值。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就无法通过不同的设备看到同一个地点上出现的虚拟物体,这使得VR/AR的意义被局限在一个用户终端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VR/AR设备位置共享的方法及设备,以解决当前AR/VR设备无法实现位置共享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VR/AR设备位置共享的方法,包括:
步骤1,在一个环境中随机生成一个世界坐标参照信息和与之对应的本地位置参照信息;
步骤2,所述环境中的N个设备生成各自的世界坐标识别信息和与之对应的本地位置识别信息,N≥2;
步骤3,获取所述世界坐标参照信息和所述本地位置参照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M1;
步骤4,获取所述N个设备的世界坐标识别信息,与所述本地位置识别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M2以及对应的坐标值P;
步骤5,获取所述本地位置参照信息与所述N个设备的本地位置识别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易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易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0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音处理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大数据自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