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墙发射信号的家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1826.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伍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岗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器 高音喇叭 魔术贴 发射信号 家用设备 按压器 隔墙 标牌 室内接收器 挂钩 安装方式 结构科学 启动开关 使用性能 传统的 进出门 小物件 按键 撕下 底架 拿取 墙体 粘黏 墙壁 钥匙 醒目 拆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墙发射信号的家用设备,包括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安装在接收器上,且高音喇叭的下方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接收器底部的下方设置有底架,且底架的下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接收器的一侧设置有按压器,且按压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型号标牌,所述型号标牌的下方设置有按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魔术贴,安装时只需将魔术贴粘黏到墙壁上即可,非常方便快捷,且需要拆除的时候只要将魔术贴撕下即可,既方便又避免了传统的安装方式破坏墙体,且室内接收器上设置有挂钩可以方便将钥匙等常用的小物件挂在上面,由于非常醒目进出门拿取非常方便,且又可以避免丢失,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墙发射信号的家用设备。
背景技术
门铃在中国古代较少听说,有钱的大户人家是在大门上装有装饰性的门环,叫门的人可用门环拍击环下的门钉发出较大的响声,有现代门铃的作用。门铃在外国电影的古代片中常有出现,也多是有钱的人户在门前吊着一只硕大的青铜手柄。马车夫将客人送到门前的时候,会顺便拉拉它牵动里面的铃当以示来人。在近代门铃不再是有钱人家的专项,门铃已在平民百姓人家广泛普遍应用。各式各样的门铃比比皆是,门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局限于给客人叫门用。门铃,门上的铃。分为有线门铃和无线门铃。无线门铃又分为不用电池的无线门铃和普通无线门铃。现在市场上所说的门铃是指不用电池的无线门铃,这是未来门铃的趋势。“门铃”这玩意在中国古代较少听说,有钱的大户人家是在大门上装有装饰性的门环,叫门的人可用门环拍击环下的门钉发出较大的响声,有现代“门铃”的作用。
现有的门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使用的功能过于单一,且安装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墙发射信号的家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使用的功能过于单一,且安装不太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墙发射信号的家用设备,包括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安装在接收器上,且高音喇叭的下方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接收器底部的下方设置有底架,且底架的下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接收器的一侧设置有按压器,且按压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型号标牌,所述型号标牌的下方设置有按键,且按键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电路连接器,所述电路连接器的内侧设置有按压发电器,且按压发电器的连接处设置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和按压器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框,且按压器的背部和墙面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和按压器的连接处设置有上粘胶,且上粘胶的下方设置有子贴,所述子贴的下方设置有母贴,且母贴的下方设置有下粘胶。
优选的,所述上粘胶和下粘胶均是由一种粘性较高的粘黏构件。
优选的,所述挂钩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挂钩分别安装在底架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底架和接收器通过安装螺母安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和按压器通过固定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魔术贴,安装时只需将魔术贴粘黏到墙壁上即可,非常方便快捷,且需要拆除的时候只要将魔术贴撕下即可,既方便又避免了传统的安装方式破坏墙体,且室内接收器上设置有挂钩可以方便将钥匙等常用的小物件挂在上面,由于非常醒目进出门拿取非常方便,且又可以避免丢失,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收器、2-高音喇叭、3-开关、4-底架、5-挂钩、6-按压器、7-型号标牌、8-按键、9-集成电路板、10-按压发电器、11-固定框、12-电路连接器、13-魔术贴、14-上粘胶、15-子贴、16-母贴、17-下粘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岗,未经伍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1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