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2516.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路辉;李亚晖;吕广喆;郭秋丽;谢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管理服务器 分布式实时系统 跨平台系统 通信 数据通信服务 跨平台通信 复杂数据 更新数据 交换信息 节点组成 可扩展性 通信关系 系统平台 系统通信 映射关系 多类型 耦合度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该方法面向多个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分布式实时系统,针分布式实时系统跨平台通信所面临的多类型复杂数据请求,通过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方法实现系统平台内和平台间数据的通信,降低了系统通信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该方法所应用的系统由多个平台组成,平台内有一个通信管理服务器和多个节点;节点通过平台内的通信管理服务器注册各类数据通信服务和请求,从而在通信管理服务器内建立从数据到连接的映射关系,形成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通信管理服务器通过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管理者平台内的通信关系。平台间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定时交换信息,更新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据通信方法主要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当多个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分布式实时系统跨平台通信时,传统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方法具有耦合度高、不易扩展的缺点,无法高效的解决通信中存在的资源分布不确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的通信方法具有耦合度高、不易扩展和通信中资源分布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该方法所应用的系统为有跨平台通信需求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其架构为:由多个平台组成,每个平台内存在一个通信管理服务器和多个通信节点,通信网络由平台内/平台间两级通信网络组成;通信管理服务器存储有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通过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管理着本平台内的通信关系。
一种基于动态表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管理方法,其管理方法如下:
节点通过平台内的通信管理服务器注册各类数据通信服务和请求,从而在通信管理服务器内建立从数据到连接的映射关系,形成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通信管理服务器通过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管理者平台内的通信关系;平台间的通信管理服务器定时交换信息,更新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
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针分布式实时系统跨平台通信所面临的多类型复杂数据请求,通过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方法实现系统平台内和平台间数据的通信,降低了系统通信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所应用的系统为有跨平台通信需求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采用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通信方法实现系统平台内和平台间数据的通信,降低了系统通信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一种跨平台系统面向数据的通信方法,该方法所应用的系统为有跨平台通信需求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其架构为:如图1所示。
该系统由多个平台组成,通信网络由平台内/平台间两级通信网络组成。每个平台内有通信管理服务器,负责建立从数据到连接的映射关系。通信管理服务器管理着本平台内的通信关系,通过通信注册过程,形成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不同通信管理服务器定时交换其他管理器中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
当平台1内节点N1需要请求A类数据时,向平台1内通信服务器发送请求,通信服务器查询数据到连接的对应表:若平台1内有节点N2注册有A类数据服务,通信服务器建立节点N2到N1的连接,节点N2通过平台内通信向节点N1提供A类数据服务;若平台1内节点都没有注册A类数据服务,而平台2内的节点N3注册有A类数据服务,通信服务器建立该节点N3到N1的连接,节点N3通过平台间通信向节点N1提供A类数据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2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