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2837.8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华;卢志强;吴勇;周宗建;张会明;周利强;水扬;张春雷;王云浪;马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30 | 分类号: | F23G5/30;F23G5/44;F23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二次进风管 三次进风管 烟气 风喷口 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二次风 三次风 风管 喷出 有效混合 全覆盖 风道 停留 贯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包括炉膛、风道、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所述风道上设有贯穿炉膛的风管,所述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设置在风管内,所述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上均设有风喷口,所述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之间设有一个夹角a,所述夹角a改变了风喷口的喷出角度,并带动烟气在炉膛内产生旋转;本发明的优点:通过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之间设有夹角a来改变风喷口的喷出角度,从而使二次风和三次风在炉膛内全覆盖,并带动烟气在炉膛内产生旋转,从而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确保了烟气中的CO和二次风、三次风的有效混合,实现了烟气中的CO排放值明显下降,整体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大都通过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而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主要依靠炉膛内高温流化床料的高热容量、强烈掺混和传热的作用,使送入炉膛的垃圾快速升温着火,形成整个床层内的均匀燃烧,现有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包括炉膛,炉膛上水平对称布置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对称的设置的二、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容易在炉膛内形成对冲,从而加快烟气上升的速度,同时炉膛内部分区域二次风和三次风覆盖不到,存在死区,造成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CO排放指标控制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解决现有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导致烟气停留时间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包括炉膛、风道、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所述风道上设有贯穿炉膛的风管,所述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设置在风管内,所述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上均设有风喷口,所述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之间设有一个夹角a,所述夹角a改变了风喷口的喷出角度,并带动烟气在炉膛内产生旋转。
优选的,所述夹角a为锐角,且夹角a等于15°~25°。
优选的,所述二次进风管的直径和三次进风管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二次进风管上连接有确保进入炉膛的二次风风压大于4.0Kpa的风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1.通过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之间设有夹角a来改变风喷口的喷出角度,从而使二次风和三次风在炉膛内全覆盖,并带动烟气在炉膛内产生旋转,从而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确保了烟气中的CO和二次风、三次风的有效混合,实现了烟气中的CO排放值明显下降,整体结构简单;
2.将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通过风管贯穿在炉膛上,能减少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安装时的损坏率,提高进风效率,且整体结构紧凑,且便于二次进风管和三次进风管的维修,能减少整个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耗煤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
3.将夹角a设置成锐角,有利于安装拆卸,减少安装时的工作量,且夹角a等于15°~25°,能适应不同型号的炉膛,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实用性能好;
4.二次进风管的直径和三次进风管的直径相等设置,能保证炉膛内的二次风和三次风达到均匀布风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5.风机的设置,能使二次进风管进入炉膛的二次风风压大于4.0Kpa,从而提高二次风的扰动效果,进一步提高烟气中的CO和二次风、三次风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减少了CO的排放量,能实现CO排放能有效稳定的控制在环保标准要求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炉膛、2风道、3二次进风管、4三次进风管、5风管、6风喷口、7风机、8二次风、9三次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2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垃圾焚烧装置
- 下一篇:吹氧燃烧零排放处理垃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