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管道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3049.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密升;李建国;杨祖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D7/00;F28F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连接筋 微通道 换热器管道 微通道管道 端部接头 一端连接 换热器 外壁 制冷循环系统 对流换热 交错设置 冷媒管路 水流通道 轴向延伸 热效率 抗弯 冷媒 压扁 折弯 分设 外围 | ||
微通道管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管道以及换热器管道的端部接头,换热器管道包括外壁和内管,内管为水流通道,外壁与内管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冷媒通过的微通道,每一微通道沿着内管轴向延伸,多个微通道围绕内管的外围顺序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微通道不连接,微通道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内管在半径方向上设有连接筋,且连接筋将内管分设成多个管道,连接筋设有至少两个,两个连接筋交错设置,端部接头的一端连接微通道,另一端连接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管路,内管设计了多条连接筋,这些连接筋可以大幅增加水的对流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效率高,同时可以增强管道的抗弯强度,使管道在折弯时不易压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供电的微通道管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热泵热水机组中,冷凝器大部分是采用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两根管道套装在一起;内管采用换热面积较大的螺旋管,冷媒是在内部螺纹管和外部钢管或铜管的夹层中流动,螺旋管的外表面接触冷媒,内表面与循环水接触,冷媒和水与螺旋管表面对流换热,螺旋管的外壁和内壁通过螺纹管金属进行热传导。外管和内部螺纹管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套管的端部可以设计各种水路和冷媒接头。在套管换热器中,高温冷媒气体在套管内会逐渐降低温度直到气体冷凝;循环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在出口达到最高,这样就实现了冷媒冷凝和循环水加热的效果,套管式换热器为了获得较大的换热面积需要通过专门的设备将内管扎制成螺旋管,之后再插入外管中,在管的端部还需要通过焊接将内外管连接密封,这种换热器制作工艺复杂、对管材的材质要求很高,成本高、在焊接处易开裂和泄露,螺旋管很薄,在使用过程中易腐蚀产生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工艺简单,换热效率高的微通道管道换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微通道管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管道以及所述换热器管道的端部接头,所述换热器管道包括外壁和内管,所述内管为水流通道,所述外壁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冷媒通过的微通道,每一所述微通道沿着所述内管轴向延伸,多个所述微通道围绕所述内管的外围顺序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微通道不连接,所述微通道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内管在半径方向上设有连接筋,且所述连接筋将所述内管分设成多个管道,所述连接筋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筋交错设置,所述端部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微通道,另一端连接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管路。
其中,所述内管延伸有水管连接头,所述水管连接头的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水管连接头与外部循环水管接头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能够通过螺旋弯管进行弯制为蛇形盘管式。
其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为螺旋式或直管式。
其中,所述微通道管道换热器挤塑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微通道管道换热器,微通道大幅增加了冷媒与内管的水流对流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效率高;内管设计了多条连接筋,这些连接筋可以大幅增加水的对流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效率高,同时可以增强管道的抗弯强度,使管道在折弯时不易压扁。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微通道管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1-图2中包括有:
换热器管道1、外壁10、内管11、水管连接头12、连接筋13、微通道14、端部接头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壳串接单间隔板冷水蒸发器
- 下一篇:侧风淋洒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