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型电子部件以及层叠型LC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710.8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盐川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5/02 | 分类号: | H03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电子 部件 以及 lc 滤波器 | ||
本发明提供形成于内部的电感器的Q值较大、插入损耗较小的层叠型电子部件。该层叠型电子部件具备层叠有绝缘体层(1a~1i)的层叠体(1)、形成在层间的线路状导体图案(6a~6c、7a~7c)和导通孔导体(8a~8f),在层叠体(1)的内部形成螺旋状的电感器(L1、L2),在沿层叠体(1)的层叠方向进行透视时,线路状导体图案(6a~6c、7a~7c)重叠地配置,构成环状的线路状导体图案配置区域(PE1、PE2),线路状导体图案(6c、7c)的一部分从环状的线路状导体图案配置区域(PE1、PE2)向内侧错开地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电子部件,更详细而言涉及形成于内部的电感器的Q值较大、插入损耗较小的层叠型电子部件。
本发明的层叠型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涉及适合制造本发明的层叠型电子部件的层叠型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层叠有绝缘体层的层叠体的内部形成有电感器的层叠型电子部件被专利文献1(WO2016/152205A1号公报)公开。
图16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型电子部件(低通滤波器)1100。其中,图16是截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型电子部件1100的形成有电感器的部分来示出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省略形成有电容器(condenser)的部分的图示来进行表示。
层叠型电子部件1100具备层叠有绝缘体层101a~101i和省略图示的多个其它的绝缘体层的层叠体102。
从上起层叠于第一层的绝缘体层101a是保护层。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二层的绝缘体层101b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电感器导体层)103a、104a。此外,线路状导体图案103a的一端与线路状导体图案104a的一端相互连接。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三层的绝缘体层101c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b、104b。此外,线路状导体图案103b的一端与线路状导体图案104b的一端相互连接。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四层的绝缘体层101d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c、104c。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五层的绝缘体层101e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d、104d。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六层的绝缘体层101f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e、104e。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七层的绝缘体层101g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f、104f。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八层的绝缘体层101h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g、104g。
在从上起层叠于第九层的绝缘体层101i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线路状导体图案103h、104h。
在层叠体102中形成有导通孔导体(via hole conductor)105a~105f以及其它的未附加附图标记的导通孔导体。
在层叠型电子部件1100的内部,通过导通孔导体105a~105c将线路状导体图案103a~103h连接,从而形成电感器106。
此外,在电感器106中,将上下邻接的两层线路状导体图案设为1组来构成一匝,从而形成电感器。具体而言,分别将线路状导体图案103a和103b、线路状导体图案103c和103d、线路状导体图案103e和103f、线路状导体图案103g和103h设为1组来构成一匝,通过导通孔导体105a~105d将各匝连接,从而形成电感器106。将2个线路状导体图案设为1组来构成一匝是为了减小内部电阻、增大电感器106的Q值。电感器106的更具体的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