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盆子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视网膜损伤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4882.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蕾;杜威威;何向东;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何氏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K45/06;A61K31/352;A61K31/7048;A61P27/02;A61P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盆子 提取物 制备 预防 治疗 视网膜 损伤 性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覆盆子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视网膜损伤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观察覆盆子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人视网膜相关细胞(ARPE‑19,RGC5,Muller)的保护作用,并筛选出覆盆子中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有效活性组分单体。为将来利用覆盆子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单体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细胞损伤相关眼病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植物中药新的药理作用,具体的涉及覆盆子及其活性组分单体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视网膜损伤性疾病的保健品或新药中的应用,为眼科相关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开拓新的方法和思路。
背景技术
视网膜,又称为外周脑,从起源来说与大脑相同,是与外界有直接联系的部分。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主要作用是将视觉信息逐级传递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负责视觉传导。视网膜包括的细胞种类有:色素上皮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节细胞、神经节细胞和Muller细胞等,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功能。这些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可引起许多视网膜相关病变,影响视觉传导功能,导致青光眼、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视网膜脱落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发生。AM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神经上皮退行性病变造成的一种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丧失的眼底疾病。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青光眼损伤视觉主要是通过进行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Muller细胞是哺乳动物视网膜内最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在结构上起支架及填充作用,而且能合成、储存糖原,为神经细胞提供葡萄糖,在视网膜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本发明选择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和Muller细胞作为研究目的细胞。
人类视网膜中大约有12-15亿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 cell,RGC)位于视网膜的底层。现有研究证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视网膜中分化最早的神经元,也是视网膜中形成视觉的主要细胞。目前,全世界有近6亿青光眼患者,其中840万患者出现双眼失明的症状,有研究证实青光眼视力下降早期的改变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近期研究发现在青光眼病变的视网膜中,通过DARC(Detection of apoptoticretinal cells)和cap Q技术直接观察到凋亡细胞大量存在。
研究显示,青光眼等视觉疾病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因素主要包括:氧化应激反应、谷氨酸毒性作用及NO毒性作用等。还有学者证实青光眼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可能还会累及外侧膝状体和下丘脑。因此,视觉系统病变不仅仅会影响RGC细胞本身,同时也会导致视觉中枢区域神经元的凋亡。所以,阻断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已成为本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RPE细胞层位于脉络膜和感光细胞层之间,是血-视网膜屏障的重要部分。RPE细胞负担起营养光感受器细胞,吞噬消化其脱落的外节膜盘。由于RPE细胞的高代谢率、高耗氧量及长期暴露于光照条件下等因素,RPE细胞易受氧化应激的损伤,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导致的RPE损伤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病理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AMD是一种退化性改变的致盲疾病,虽然进展缓慢,但一旦发展成渗出型则可在短期内对视力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当前对AMD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光凝术是一种最早用于治疗AMD的方法,此外还有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TTT)、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手术治疗和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的抗VEGF药物治疗。虽然这些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但黄斑区位置特殊,多数治疗只能针对已形成的CNV,并且费用昂贵。因此寻找一种可预防AMD的发生、可逆转AMD的发展、价格经济和副作用少的新疗法变得很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何氏医学院,未经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何氏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