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5089.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高英;曹君;王静文;张恒頔;刘峰;孙伟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6/32;C08F292/00;C08F220/14;C08F220/28;C08F220/18;C04B11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真石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温真石漆,在10~20份水中,含有乳液10~15份,天然彩砂70~75份,相变微胶囊20~60份,已发泡微球5~20份,有机硅助剂1~7份,纤维素醚类化合物0.1~0.5份,成膜助剂0.3~0.8份。本发明将已发泡微球和相变微胶囊添加至真石漆中,提高了控温效果,同时,已发泡微球在真石漆中,具有较高的分散性、流动性以及结合强度,可用于高湿度环境,并具有较强的漆膜的耐沾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世界能源日益枯竭,因此节能减排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在外墙装饰领域中,提高外墙装饰涂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已成为节能减排的手段之一。外墙真石漆因其优良的性能和高雅的外观在建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赋予外墙真石漆保温隔热功能,在满足居住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暖气等运行产生的能耗及对环境的污染,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保温真石漆的研究多采用空心玻璃微珠来提高保温效果。如专利CN101712835A采用中空玻璃微珠制备了热反射涂料,专利CN101671523A公开了一种水性阻燃隔热保温涂料,由乳液、阻燃剂、钛白粉、空心玻璃微球、水及助剂组成,专利CN102301754A中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了改性,得到双包覆空心玻璃微球,进而提高隔热保温效果。然而由于空心玻璃微珠种类繁多,粒径范围从几微米至几百微米,且球壁薄厚不均,密度、导热系数、热稳定性较难控制,因此使真石漆没有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
相变微胶囊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相变材料包覆在成膜材料中形成的储能材料,将相变微胶囊与传统的建筑材料复合,即可制备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利用相变微胶囊内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可以实现能量转换。白天太阳能充足,温度较高,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吸收热量储存起来,当夜晚温度较低时,即可释放能量,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建筑物内的温度波动,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专利CN104496269A公开使用两种不同温度范围的相变微胶囊提高真石漆的保温性能,但其稳定性以及保温性能仍有待持续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保温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所述的保温真石漆,在10~20份水中,含有:
优选的,还含有:
所述的相变微胶囊,包括外壳和包裹在所述的外壳中的囊芯,外壳与囊芯的重量比为:外壳∶囊芯=1∶1~9;
所述的外壳的囊壁含有由下列单体形成的重复单体单元的聚合物材料:
(A)丙烯酸C1~C24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中的一种以上40~80wt%,优选50~70wt%;
所述的丙烯酸C1~C24烷基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2-乙基乙酯、丙烯酸十八烷酯;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5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