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增加成活率的鲜花幼苗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6020.8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涔;王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叶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增加 成活率 鲜花 幼苗 培育 装置 | ||
1.一种可增加成活率的鲜花幼苗培育装置,包括支撑台(2)、培育台(10)、第一培育室(13)和支撑柱(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下方中部固定有基座(1),且基座(1)的两侧均安装有集水箱(3),所述集水箱(3)的下方安装有水泵(4),且水泵(4)的左侧安装有连接阀(5),所述集水箱(3)的外侧设置有水管(6),所述支撑台(2)的两侧中部安装有净水滤芯(7),且支撑台(2)的上方两侧固定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台(2)的上方中部安装有凸台(9),所述培育台(10)的底部安装有漏水阀(11),且培育台(10)位于凸台(9)的上方,所述培育台(10)的上方两侧均固定有液压伸缩柱(12),所述第一培育室(13)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培育室(14)和第三培育室(15),且第二培育室(14)位于第三培育室(15)的左侧,且第一培育室(13)、第二培育室(14)和第三培育室(15)均位于培育台(10)的上方,所述液压伸缩柱(12)的上方外侧安装有转轮(16),且转轮(16)的上方安装有水管连接头(17),所述支撑柱(18)的左侧安装有微型电动机(19),且支撑柱(18)位于液压伸缩柱(12)的上方,所述支撑柱(18)之间安装有喷淋管(20),且喷淋管(20)的下方设置有喷淋头(21),所述支撑柱(18)的上方安装有定位轮(22),且定位轮(22)上缠绕有钢丝(23),所述支撑柱(18)的内部安装有遮阳装置(24);所述水管(6)的一端通过接阀(5)分别与水泵(4)和集水箱(3)连通,且水管(6)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头(17)和喷淋管(20)连通;所述遮阳装置(24)包括夹板(2401)、遮阳板(2402)、锁扣(2403)和转轴(2404),夹板(2401)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夹板(2401)的内部安装有遮阳板(2402),而且夹板(2401)的上方固定有锁扣(2403),同时夹板(2401)的一侧通过转轴(2404)与支撑柱(18)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支撑台(2)为船形结构,
所述净水滤芯(7)包括滤芯主体(701)、活性碳滤层(702)和PP棉滤层(703),且滤芯主体(70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活性碳滤层(702)和PP棉滤层(703),而且活性碳滤层(702)位于PP棉滤层(703)的上方,
所述第一培育室(13)、第二培育室(14)和第三培育室(15)结构相同,且三者之间等间距分布,同时三折的底部均通过漏水阀(11)从培育台(10)的底部贯穿,
该可增加成活率的鲜花幼苗培育装置,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不仅可以自动对鲜花幼苗进行加水还能将废水进行过滤,并且能够从新利用,该装置还能调节鲜花幼苗的光合强度,避免阳光太强或者太弱影响鲜花幼苗的成活率,该装置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和第三培育室可以培育三种不同的鲜花,水管的一端通过接阀分别与水泵和集水箱连通,且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头和喷淋管连通,水泵将收集箱中净化的水利用水管输送到喷淋管的内部经由喷淋头均匀的喷洒在第一培育室、第二培育室和第三培育室的上方,由于夹板的一侧通过转轴与支撑柱构成转动结构,钢丝的一端连接有微型电动机,且钢丝的另一端饶过定位轮与锁扣相互相连,当需要调节鲜花幼苗的光照强度,微型电动机通过钢丝与锁扣带动夹板进行转动,而遮阳板可以在夹板的内部进行收缩不仅可以进行遮阳还能避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成活率的鲜花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3)设置有两个,且集水箱(3)之间关于支撑台(2)的中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加成活率的鲜花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23)的一端连接有微型电动机(19),且钢丝(23)的另一端饶过定位轮(22)与锁扣(2403)相互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叶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叶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0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