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6608.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庄绪亮;吴诗敏;高婕;刘颖;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张拥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嗜根寡养单胞菌 dsm14405 还原 六价铬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本发明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偏碱性环境中生存,用于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三价铬与氢氧根结合产生氢氧化铬沉淀。本发明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对六价铬还原速度较快,基本上50mg/L的六价铬32小时还原率可达100%,并且它对六价铬的耐受浓度较高,在六价铬浓度达到200mg/L时菌体也能生长并且48小时还原率可达47.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rhizophila)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铬盐主要用于金属的加工以及制革和电镀等等行业。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防止循环水对各种设备的腐蚀,还经常会加入铬酸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铬盐用量越来越多,而其生产废渣又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重金属工业污染源之一。所以,工业废水和废气中的铬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铬在环境中主要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化学行为和毒性大小不同。其中三价铬在水中多吸附在固体物质而沉积在底泥中,危害较小;而六价铬多溶于水中,且比较稳定,对人体毒性和环境危害更大。所以,如何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转化为容易沉淀危害更小的三价铬,是目前铬污染治理的重点。
铬污染治理中,化学和物理的方法都有可能出现治理不彻底或者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所以微生物治理方法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方法,并且具有治理成本低、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可以耐受较高浓度六价铬并且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降低土壤和水体中的六价铬含量,降低人们摄入六价铬的危险,减少植物对铬的吸收,丰富铬污染微生物修复的技术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偏碱性环境中生存,用于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三价铬与氢氧根结合产生氢氧化铬沉淀。
本发明的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能将水中的六价铬通过酶促反应还原成低毒的三价铬,该菌较宜在偏碱性的环境当中生存,所以还原反应产生的三价铬与氢氧根结合产生氢氧化铬沉淀可以进一步减小环境中铬污染的毒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用于六价铬污染废水处理中。
本发明的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时,可在农作物(例如水稻、小麦、蔬菜、水果等)种植过程中施用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可有效降低土壤中六价铬的含量,减少植物对铬的吸收,进而阻止铬通过植株可食器官污染食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用于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中。
本发明的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应用于六价铬污染废水处理中时,可将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接种于六价铬污染废水中,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降低六价铬的含量,实现铬污染废水的修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时的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4~33℃,pH为6.0~8.0,转速为120~210rpm/min,六价铬的浓度为10~100mg/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在还原六价铬时的培养条件为:温度为30℃,pH为7.5,转速为180rpm/min,六价铬的浓度为50mg/L。
本发明的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购置于美国典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ATCC BAA-473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