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枪用交流充电插座密封圈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7648.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闻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京鸿密封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93/04;C08L57/02;C08L83/07;C08L1/02;C08K13/04;C08K7/26;C08K3/22;C08K3/34;C08K7/08;D06M13/207;D06M13/22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蓖麻 纤维复合物 升温搅拌 预处理 电动车辆充电 插座密封圈 交流充电 纤维 三元乙丙橡胶 蒸汽爆破处理 环氧大豆油 硫酸钙晶须 煅烧高岭土 柠檬酸 防老剂BHT 工艺制备 纤维混合 沸石粉 交联剂 水混合 氧化锆 增塑剂 重量份 丙酮 洗涤 过滤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枪用交流充电插座密封圈,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三元乙丙橡胶80‑120份,交联剂3‑5份,氧化锆0.1‑0.8份,蓖麻纤维复合物25‑45份,沸石粉40‑60份,煅烧高岭土5‑15份,硫酸钙晶须2‑8份,增塑剂2‑4份,防老剂BHT 1‑2份。蓖麻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蓖麻纤维用蒸汽爆破处理,加入水,升温搅拌,过滤,洗涤得到预处理蓖麻纤维;将柠檬酸、水混合,升温搅拌均匀,加入环氧大豆油继续搅拌,冷却,加入丙酮混合均匀,加入预处理蓖麻纤维混合均匀,升温搅拌,干燥得到蓖麻纤维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枪用交流充电插座密封圈。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枪目前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研发的衍生项目,同步开发,电动汽车以电力为唯一动力来源,是通过与充电枪连接之后方能充电。充电枪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同时交流充电桩还需通过接口与车辆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便于实时监测。
目前,电动车辆充电枪交流充电插座密封圈存在永久压缩变形差且易热老化脱落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枪用交流充电插座密封圈,永久压缩变形好,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不易脱落,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枪用交流充电插座密封圈,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三元乙丙橡胶80-120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2份,硫磺1-2份,促进剂M 0.5-1.2份,氧化锆0.1-0.8份,蓖麻纤维复合物25-45份,沸石粉40-60份,煅烧高岭土5-15份,硫酸钙晶须2-8份,增塑剂2-4份,防老剂BHT 1-2份。
优选地,蓖麻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蓖麻纤维用蒸汽爆破处理,加入水,升温搅拌,过滤,洗涤得到预处理蓖麻纤维;将柠檬酸、水混合,升温搅拌均匀,加入环氧大豆油继续搅拌,冷却,加入丙酮混合均匀,加入预处理蓖麻纤维混合均匀,升温搅拌,干燥得到蓖麻纤维复合物。
优选地,蓖麻纤维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加入水,升温至55-75℃搅拌2-6h。
优选地,蓖麻纤维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将柠檬酸、水混合,升温至85-95℃搅拌均匀。
优选地,蓖麻纤维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加入预处理蓖麻纤维混合均匀,升温至135-145℃搅拌1-2h,
优选地,蓖麻纤维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蓖麻纤维、柠檬酸、环氧大豆油、丙酮的重量比为15-35:30-60:2-6:10-20。
优选地,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硬脂酸钡1-2份,歧化松香1-3份,端乙烯基硅油1-2份,C9石油树脂1-2份。
本发明永久压缩变形高,使用安全可靠,防止意外发生时出现的危险,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蓖麻纤维复合物中,将蓖麻纤维经过蒸汽爆破处理,内部杂质去除率极高,形成分纤的植物纤维,与柠檬酸、环氧大豆油配合作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蓖麻纤维复合物与三元乙丙橡胶的分散程度极高,经过硫化后,形成高度交联大分子结构,不仅永久压缩变形好,同时沸石粉、煅烧高岭土、硫酸钙晶须、氧化锆可有效分散其中,具有更好的变形性,并具有良好的硬度、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压变等物理性能以及抗老化等化学性能,特别是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京鸿密封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京鸿密封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