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7955.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丽福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5/00 | 分类号: | C10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剂 汽油 制备方法和应用 三乙烯二胺 高岭石 水杨酸 紫苏醇 含硫化合物 生产成本低 无二次污染 超声处理 密封加热 溶液搅拌 使用寿命 烯烃加氢 原料组成 再生性能 制备过程 超低硫 重量份 滴加 脱除 脱硫 煅烧 饱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脱硫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岭石21‑29份、紫苏醇1‑5份、水杨酸3‑7份、三乙烯二胺5‑12份。将高岭石粉碎,加入三乙烯二胺溶液密封加热搅拌处理,然后滴加水杨酸、超声处理,再加入紫苏醇溶液搅拌至干、煅烧后即得脱硫剂。本发明使汽油在RON损失小于2.0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硫含量在6µg/g以下的超低硫含量的汽油。本发明对硫的选择性好、脱硫深度高,可在深度脱除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同时,避免烯烃加氢饱和造成的辛烷值损失,使用寿命长,对环境较为友好,无二次污染,再生性能良好。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6111136269、申请日2016年12月07日、发明名称“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后会生成硫氧化物SOx,能使汽车尾气转化系统催化剂中毒,进一步影响NOx、CO、CH的有效转化,并且硫氧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保法规也日渐严格,全球汽油硫含量的指标正日趋严格。同样,我国车用汽油标准对硫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我国炼油企业汽油脱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吸附脱硫法是诸多汽油脱硫技术中的一种,该法以噻吩、苯并噻吩等难于脱除的有机硫化合物为对象,对汽油进行深度脱硫。吸附脱硫法的原理是通过汽油与吸附剂的充分接触,将汽油中的硫化物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达到降低汽油硫含量的目的。许多吸附剂都具有从汽油中脱除含硫、含氧或含氮极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目前研究较多的汽油脱硫吸附剂主要为分子筛基脱硫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基脱硫吸附剂、活性炭基脱硫吸附剂等。传统HDS技术在大量脱除汽油中硫化物的同时,也使汽油中的高辛烷值组分——烯烃加氢饱和,造成辛烷值的损失,再生性能差,因此开发具有较高脱硫活性、对汽油辛烷值影响较小且再生性能好的加氢脱硫技术成为当前加氢脱硫技术研究的热点。此外,现有脱硫剂较多采用活性炭、ZSM-5等材料,高岭石由于其自身的结构使其极少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岭石21-29份、紫苏醇1-5份、水杨酸3-7份、三乙烯二胺5-1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汽油制品脱硫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岭石23-27份、紫苏醇2-4份、水杨酸4-6份、三乙烯二胺7-1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汽油制品脱硫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岭石25份、紫苏醇3份、水杨酸5份、三乙烯二胺8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制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三乙烯二胺与其质量8.2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三乙烯二胺溶液;将紫苏醇与其质量1.1倍的乙醇混合,制得紫苏醇溶液;
2)将高岭石粉碎、过120目筛,然后加入三乙烯二胺溶液,升温至73℃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升温至88℃并滴加水杨酸,滴加完成后在该温度下超声处理37min,超声功率为900W,再加入紫苏醇溶液并在99-101℃的温度下搅拌至干,然后在440℃的马弗炉中煅烧3.8h即得脱硫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脱硫剂在汽油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丽福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丽福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