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洗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8951.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港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1/16 | 分类号: | D06L1/16;D06M11/34;D06M13/46;C11D1/66;D06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栋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洗涤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洗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预洗:水中加入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4‑6mg/L,并且通入空气,空气流量为1‑3L/min,清洗5‑8min;之后通入臭氧,臭氧的加入量为2‑4mg/L;(2)主洗:经过预洗的织物加入洗涤剂进行清洗;(3)漂洗:经过主洗的织物分三次进行漂洗,第一次使用清水漂洗;第二次漂洗时加入柔顺剂,柔顺剂的加入量为1‑2mg/L;第三次漂洗时加入草酸,调节pH=6‑7。采用该工艺洗涤织物,具有节约用水、杀菌彻底、洗后织物柔软舒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店、旅馆的纺织品洗涤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织物洗涤工艺。
背景技术
酒店、旅馆等地方每天流动人数众多,需要大批量对使用过的纺织品进行洗涤处理,并且要保证洗涤后的纺织品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
公开号为CN1010460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物抗菌洗涤方法,该方法在纺织物最后漂洗的过程中,加入了织物后整理复合抗菌剂。该抗菌剂包括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偶联剂和渗透分散剂,由于该抗菌剂是在最后一次漂洗过程中加入的,清洗完成的纺织物表面可能会有一些多余的抗菌剂残留。人体与纺织物接触时间较久之后,可能会引起皮肤不适。
常规的织物洗涤工艺方法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436159A的专利所示,其主要包括洗涤步骤、漂洗步骤、烘干步骤,其中漂洗步骤和烘干步骤产生的水可重复用于洗涤步骤。但常规的洗涤过程,仅可以除去织物表面的浮尘,适合常规家庭织物的洗涤。而酒店、旅馆等地方人员较杂,仅用该方法洗涤不能满足酒店、旅馆等地方的织物洗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洗涤工艺,其具有节约用水、杀菌彻底、洗后织物柔软舒适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织物洗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洗:水中加入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4-6mg/L,并且通入空气,空气流量为1-3L/min,清洗5-8min;之后通入臭氧,臭氧的加入量为2-4mg/L;
(2)主洗:经过预洗的织物加入洗涤剂进行清洗;
(3)漂洗:经过主洗的织物分三次进行漂洗,第一次使用清水漂洗;第二次漂洗时加入柔顺剂,柔顺剂的加入量为1-2mg/L;第三次漂洗时加入草酸,调节pH=6-7。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清洗织物之前,预先进行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处理,对织物进行深入渗透,并对附着在织物表面的污渍进行预分离,在加入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的同时,通入气体进行鼓泡,辅助翻动织物,去除织物表面污渍。之后再通入臭氧,对织物进行杀菌消毒预处理,同时还可以辅助分解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减少残留。
经过预洗步骤之后预先去除细菌,减少后面清洗过程中的除菌压力。此外,预洗之后的水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循环利用。主洗去除大量污渍后,进行漂洗。第一次漂洗去除大量泡沫,二次漂洗时一方面可进一步减少泡沫,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织物的柔顺性,以免织物烘干后硬化。由于常规洗涤剂通常偏碱性,在第三次漂洗时,加入草酸调节pH至中性,避免织物硬化,更加亲肤。而且,在该过程中,如果织物表面残留部分金属离子时,草酸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进一步加快织物表面的污渍分离,并且可减少污渍再沉积。
进一步地,预洗时调节温度为25-30℃。
优选地,预洗时的pH为7-8。
预洗时温度和pH按照如上方法设置,促进脂肪酸烷醇酰胺酯类表面活性剂渗透,还可以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进一步地,柔顺剂采用酯基季铵盐类柔顺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港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银港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8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