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火龙果酵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9820.5 | 申请日: | 2017-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1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素 火龙果 制备 红茶菌 发酵 避光环境 火龙果花 中密封 混匀 复合 红糖 滤液沉淀 取上清液 生物活性 营养保健 果肉 保质期 碎果肉 体积比 重量比 灭菌 陈酿 灭杀 切碎 去皮 洗净 过滤 饮料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火龙果酵素的制备方法,属于火龙果花酵素的制备方法。其方法是:将火龙果洗净、去皮,果肉切碎;将红糖与碎果肉按1:10的重量比混匀,置于28~32℃的避光环境中密封发酵49天,每7天搅拌一次;发酵完成后过滤、滤液沉淀,取上清液得火龙果酵素;将火龙果酵素灭菌后与红茶菌液按10:2的体积比混匀,置于28~32℃的避光环境中密封陈酿三年。本发明既克服了传统红茶菌在保存过程中容易继续发酵或者容易失去生物活性的缺陷(高温灭杀)、延长了其保质期,同时又改善了酵素和红茶菌的口感、提高了两种饮料的营养保健效果;是一种火龙果花酵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酵素,尤其涉及一种火龙果酵素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别名红龙果、青龙果、仙蜜果、玉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火龙果种植物的果实。火龙果营养丰富、功效独特,果肉中几乎不含果糖和蔗糖,糖分以葡萄糖为主,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凉性水果。火龙果含有较高的花青素,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可阻止心脏病发作和血凝块形成引起的脑中风;可对抗自由基,有效抗衰老;能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抑制痴呆症的发生。火龙果中富含一般蔬果中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会自动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起解毒作用。火龙果富含美白皮肤的维生素C及丰富的具有减肥、降低血糖、润肠、预防大肠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中的含铁量比一般的水果要高,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及其它铁质物质不可缺少的元素,摄入适量的铁质还可以预防贫血。用糖、茶、水加菌。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人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红茶菌是由红茶水、白糖酿成含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菌液,故而被称为“红茶菌”。红茶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素,并含有三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如酵母菌等),因此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防止动脉硬化,抗癌,养生强身,成为一种盛行全世界的养生保健饮料。
虽然红茶菌有很多益处,但它却一直难以商品化;其原因是红茶菌的口感过酸和单调,不少人觉得难以接受;另外一个原因是制成的红茶菌饮料依然是活体菌,在灌装后会继续发酵,保存时间较短。
酵素是“酶”的俗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目前风靡全球的水果酵素指通过将各种水果与糖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密封放置并通过水果本身所带的酶充分发酵最终得到的液体。它富含水果里面多种维生素、矿物质、SOD等有效成分。不仅仅可以帮助排除身体内的毒素,活化细胞、美容养颜,还可以帮助身体加快新陈代谢、改善便秘,分解多余的脂肪,提高身体免疫,增强身体抵抗力;具有缓解痛经和解酒作用。
目前,虽然已有用火龙果肉发酵制备的火龙果酵素的报道(如CN 105495622A、CN105919114A、CN106174472A),但存在配方复杂、口感风味单调、营养保健效果相对单一等缺陷;亟待开发一种工艺配方简单、制作方便、口感风味丰富独特、营养保健效果全面的火龙果酵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复合火龙果酵素的制备方法,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火龙果酵素具有口感风味丰富独特、营养保健效果全面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火龙果洗净、去皮,果肉切碎;
2)将红糖与碎果肉按1:10的重量比混匀,置于28~32℃的避光环境中密封发酵49天,每7天搅拌一次;
3)发酵完成后过滤、滤液沉淀,取上清液得火龙果酵素;
4)将所述火龙果酵素与红茶菌液按10:2的体积比混匀,置于28~32℃的避光环境中密封陈酿三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9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参陈皮柑肉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蚕蛹罐头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