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0542.0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古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国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30 | 分类号: | F24T10/3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回收系统,涉及地热技术领域,包括地下热源系统和地上供热系统,所述地下热源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下的水池,所述水池周围和底部设有煤矿层,所述水池顶部设有沥青层,所述地上供热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上连接有循环泵的换热器,在所述循环泵上还连接有补水泵和补水箱,所述循环泵上还设有与所述水池相连的进水管,所述水池还设有与所述换热器相连的出水管。本发明解决现有地热回收系统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地热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大约占总的地热能的5%,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其储量比人们所利用能量的总量多很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它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热能而且是可再生的。
目前,地热回收系统主要是针对地下深处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这种热能回收系统需要在地下打很深的井,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热回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地热回收系统存在建设工程量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地热回收系统包括地下热源系统和地上供热系统,所述地下热源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下的水池,所述水池周围和底部设有煤矿层,所述水池顶部设有沥青层,所述地上供热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上连接有循环泵的换热器,在所述循环泵上还连接有补水泵和补水箱,所述循环泵上还设有与所述水池相连的进水管,所述水池还设有与所述换热器相连的出水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水池的深度在1.5~2.5米。
进一步的:所述煤矿层周围和底部还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采用石棉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地表处建设水池,水池周围和底部用煤矿作为保护层,拟建成煤矿环境,水池顶部用沥青覆盖,沥青有很强的吸热能力,沥青将地表的热量传到水池、煤矿层中,水池中的水得到加热,热水由出水管输送到换热器中,完成地热回收的过程;本发明只需要在地表1.5~2.5米深度的地方建设水池,即可建设成一种回收地表热量的系统,具有建设工程小的特点;在煤矿层周围和底部还设有石棉,起到保温的效果,防止煤矿中的热量传到地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地热回收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下的水池9,水池9的深度在1.5米,水池9周围和底部设有煤矿层10,煤矿层10周围和底部还设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采用石棉材料,水池9顶部设有沥青层8,地上供热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上连接有循环泵3的换热器4,在循环泵3上还连接有补水泵2和补水箱1,循环泵3上还设有与水池9相连的进水管6,水池9还设有与换热器4相连的出水管5。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的地热回收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下的水池9,水池9的深度在2.5米,水池9周围和底部设有煤矿层10,煤矿层10周围和底部还设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采用石棉材料,水池9顶部设有沥青层8,地上供热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上连接有循环泵3的换热器4,在循环泵3上还连接有补水泵2和补水箱1,循环泵3上还设有与水池9相连的进水管6,水池9还设有与换热器4相连的出水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国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梧州市国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0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切割型秸秆粉碎设备
- 下一篇:一种财务会计用印章存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