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中釉中彩一次烧成涂料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0571.7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明;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耿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16 | 分类号: | C03C8/16;C04B41/86;C04B41/8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中彩 一次 烧成 涂料 及其 生产工艺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中釉中彩一次烧成涂料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它由水溶性树脂,光敏剂和水组成。可涂刷于陶瓷坯体表面,干燥后可进行着色、彩绘、贴花、印刷,也可与釉浆混合再加少量水调制成釉浆,进行釉、喷、刷操作,经700—1500℃烧成即为釉中彩。用该涂料生产陶瓷可减少工序,节省能源,减少投资,降低成本,产品表面无裂纹、无剥离、无铅镉溶出,可用于日用瓷、艺术瓷、建筑瓷和炻瓷的装饰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涂料,是一种陶瓷中釉中彩一次烧成涂料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釉中彩贴花制品通常要进行二次烧成,第一次釉烧北方是1280-1320℃,南方是1350-1400℃,第二次烤花北方是1200-1250℃,南方是1350-1400℃,投资大,工序多,能耗高,成品率低,1993年4月7日中国发明专利公报公开了91109069·X“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工艺”,其贴花粘结剂是由甲基纤维素、水和工业酒精组成,一次烧成温度在1180-1320℃之间,这种方法色料制作工艺繁杂,产品表面易产生裂纹、剥离和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陶瓷中釉中彩一次烧成涂料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为解决釉和色一次烧成产品表面裂纹、剥离、破损等缺陷,达到减少工序,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所述的一种陶瓷中釉中彩一次烧成涂料,其特征在于:是由水100份,水溶性树脂3-15份,干光敏剂2-5份组成。
所述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与水溶性树脂混合溶解、冷却,干光敏剂与水混合溶解,以上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工序。
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干光敏剂1份加水10份混合溶解。
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溶性树脂与水混合溶解是在90-97℃的水浴中进行。
所述涂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能刷涂在施釉或未施釉的陶瓷坯体表面,经紫外线照射或自然光照干燥后,能进行任意着色、彩绘、贴花、印刷装饰。
所述涂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能和普通釉浆混配,釉浆90份、涂料10份加少量水调制成比重为1.7的釉浆,能釉、喷、刷操作。
所述涂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一次烧成温度范围为700-1500℃,24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烧成范围宽700- 1500℃;(2)釉和彩一次烧成,可减少白瓷检验和彩烤两道工序,节省能源,降低成本;(3)该涂料可使色料充分渗透到釉层中,完全被玻璃态釉层所覆盖,无铅、镉溶出;(4)该涂料在釉和色彩一次烧成中可完全被烧失,对陶瓷制品不留任何影响,克服了表面裂纹、剥离等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例1、按重量比:
将水70份加入水溶性树脂3-15份混合,在90-97℃水浴中溶解、冷却,将水30份加入干光敏剂3份混合溶解,然后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该涂料涂于陶瓷施釉或未施釉的坯体表面,经自然光照或紫外线照射干燥后,可进行各种装饰,经700-1500℃,24小时一次烧成即可为釉中彩,经检查水溶性树脂完全烧失,对陶瓷制品不留任何影响,产品表面光滑、无裂纹、剥离、无铅镉溶出。
例2、按重量比:
普通釉浆90份,涂料10份
将该涂料加入普通釉浆中,再加少量水调制成比重为1∶7的釉浆,可用于釉、喷、刷操作,经700-1500℃ 24小时一次烧成即为釉中彩产品质量同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耿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耿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0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