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1728.8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欣;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首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00 | 分类号: | A47L11/00;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河南银隆律师事务所 41186 | 代理人: | 刘一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驱动 功耗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通过当监测到电池连接至充电桩时,若充电桩一侧检测到墙体,则处理器将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配置为低功耗状态,由于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位于靠近墙体的一侧,其在充电过程中无需对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检测,从而在充电过程中降低了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用机器人已经走进的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机器人在室内移动过程中,为了规避障碍物,往往需要多个器件协同合作来进行障碍物的探测与规避。
但是,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存在多种使用场景,对于某些特定场景,同时使用多个器件来进行障碍物的探测,往往会提高机器人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驱动控制装置,用于降低机器人的功耗。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模块、红外投射阵列模块、电池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包括: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和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和所述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堆成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向第一投射区域发射第一投射阵列;所述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向第二投射区域发射第二投射阵列;
当监测到所述电池连接至充电桩时,若充电桩一侧检测到墙体,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配置为低功耗状态;所述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位于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为活跃状态,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位于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电池充满电时,控制所述驱动模块脱离所述充电桩;当脱离所述充电桩时,配置所述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配置为活跃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语音输出模块,所述语音输出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用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投射区域发射内是否存在移动物体;
当存在所述移动物体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语音输出模块发出提示音。
可选的,当监测到所述电池连接至充电桩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的投射密度从第一密度降低至第二密度;
当脱离所述充电桩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红外投射阵列单元的投射密度从所述第二密度提高至所述第一密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通过当监测到电池连接至充电桩时,若充电桩一侧检测到墙体,则处理器将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配置为低功耗状态,由于第二红外投射阵列单元位于靠近墙体的一侧,其在充电过程中无需对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检测,从而在充电过程中降低了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驱动功耗控制装置的投射密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首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首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1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真空吸尘器抽吸头及其附件
- 下一篇:一种多场合使用清洁消毒隔热机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