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花茶制茶加工时的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1898.6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1/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1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花 茶制茶加 工时 烘干 装置 | ||
本发用公开了一种用于金花茶制茶加工时的烘干装置,包括热烘箱、转动盘、上摆块、拨动架、热气烘条、通热管、电动机和下摆块。所述热烘箱上方两端均设置有转动盘,且所述转动盘一侧设置有上摆块,所述上摆块一侧设置有所述拨动架,且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设置有通热管,所述通热管一侧设置有下摆块。通过热烘箱对若干个热气烘条进行通送热气,若干个热气烘条对金花茶进行热烘,且在热烘的同时。转动盘对金花茶进行翻摆转动,提高了金花茶被烘干的效率,且电动机带动拨动架翻动,拨动架提高了金花茶被烘干的全面性。
技术领域
本发用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金花茶制茶加工时的烘干装置,属于金花茶加工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1]。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金花茶由中国植物学家左景烈于1933年7月29日在广西防城县大菜 乡阿池隘第一次发现,1948年被我国植物学家戚经文正式命名为“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目前的用于金花茶种植时的喷洒水装置存在着对金花茶烘干的效率低,对金花茶烘干不够完全、均匀的缺点。
发用内容
本发用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金花茶制茶加工时的烘干装置。
本发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金花茶制茶加工时的烘干装置,包括热烘箱、转动盘和拨动架,所述热烘箱上方两端均设置有转动盘,且所述转动盘一侧设置有上摆块,所述上摆块一侧设置有所述拨动架,且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设置有通热管,所述通热管一侧设置有下摆块。
优选的,所述下摆块下方设置有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与上摆块、下摆块和拨动架均呈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拨动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热气烘条,且若干个所述热气烘条呈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热烘箱对若干个热气烘条进行通送热气,若干个热气烘条对金花茶进行热烘,且在热烘的同时。转动盘对金花茶进行翻摆转动,提高了金花茶被烘干的效率,且电动机带动拨动架翻动,拨动架提高了金花茶被烘干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烘箱;2、转动盘;3、上摆块;4、拨动架;5、热气烘条;6、通热管;7、电动机;8、下摆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用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金花茶制茶加工时的烘干装置,包括热烘箱1、转动盘2和拨动架4,热烘箱1上方两端均设置有转动盘2,且转动盘2一侧设置有上摆块3,上摆块3一侧设置有拨动架4,且两个转动盘2之间设置有通热管6,通热管6一侧设置有下摆块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摆块3下方设置有电动机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电动机7与上摆块3、下摆块8和拨动架4均呈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1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封装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