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2364.5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常成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成友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通道 初级加工 加工室 破碎 建筑墙体 破碎装置 过滤件 堆料 刀具 室内 设备使用寿命 工作效率高 出料单元 回收装置 建筑废料 送料单元 损坏率 细碎 除尘 烘干 粗碎 壳体 施工 加工 出口 体内 进口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破碎单元、堆料单元、与该堆料单元相配合的送料单元、烘干单元及除尘出料单元;所述破碎单元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初级加工室、次级加工室、回收通道、设于初级加工室内的第一破碎装置、设于次级加工室内的第二破碎装置及设于该回收通道内的回收装置;所述初级加工室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回收通道的出口和所述次级加工室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回收通道的出口处设有过滤件。本发明建筑废料可在同一台设备上实现粗碎和细碎两个操作,工作效率高;且刀具不易发生损坏,设备使用寿命长;同时,设置了过滤件,进一步防止次级加工室中的刀具破碎不符合其加工规格的物料,降低损坏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砂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加水和成。但由于沙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若一直使用必定会造成资源的短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造成沙子的短缺的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砌墙:在施工现场对应室内墙处搭设钢筋,并在钢筋外堆砌砖墙;
(2)墙胚成型:向砖墙和钢筋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墙胚;
(3)抹灰:用砂浆在墙体上进行抹灰操作,所述砂浆的制备方法如下:采用建筑废料经过破碎装置破碎后制得碎石,再通过制砂机对碎石进行制砂得到砂子;将砂子、水泥、水混合搅拌制得砂浆。
本发明通过建筑废料直接制造砂石,从而有效避免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保证生态环境不会遭到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其次,通过将建筑废料直接破碎形成碎石,再通过碎石制造砂子,使得难以处理的建筑废料也直接有了处理的去处,避免出现建筑废料难以处理而随处堆积的情况,避免建筑废料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且省去了处理建筑废料的各项投入,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也可极大程度的降低市政支出。
进一步的,所述砂浆的原料还包括污泥,所述污泥、砂子、水泥、水的重量比为0.3-0.8:2-4:1.5-2.5:2-3;对污泥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废物再利用,避免污泥的排放对是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且污泥的加入还可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施工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砂子、水泥、水的重量比为0.5:3:1.8:2.6;该种比例下,保证砂浆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的情况下保持性能稳定,且在抹灰过程中,不会出现过于明显的颗粒感,增强墙面的美观度。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为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污泥在与其他物料混合之前,需要进行除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除臭操作如下:沉淀物由沉淀池池底取出后,被置于搅拌机内;之后向搅拌机内投入活性炭件,启动搅拌机对沉淀物和活性炭件进行混合,使得活性炭件对污泥的臭味进行吸附;通过活性炭件有效对污泥内的臭味进行吸附,加入污泥的砂浆存在异味;且除臭过程在搅拌机内进行,从而沉淀物与活性炭能够充分的接触,且保证所有沉淀物均能够与活性炭接触到,相对静态接触吸附的情况而言,吸附效果更好,除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件包括外层的纤维布和设于纤维布内的活性炭,活性炭的大小设置为大于纤维布上的网孔;通过纤维布的设置,对活性炭进行聚集,从而在除臭结束后,可直接将活性炭件取出,清洗晾干之后即可进行再次使用,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进一步的,向经过除臭后的沉淀物内以1:1.5的比例加入石灰石,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成友,未经常成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