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作业用避雷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2939.3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伟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作业 避雷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外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野外作业用避雷针。
背景技术
野外作业是指为完成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等而布置的活动。野外作业时应注意防雨、防雷、防署、防冻、防洪、防风、方虫、防蛇和防大型野兽,更要注意安全生产避免工伤事故。
工人在进行野外作业时,很容易遭受雷击的伤害,常规的避雷针由于都是固定在建筑物顶上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工人在野外作业时需要使用避雷针,避雷针无法移动,不仅对工人的工作造成不便,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作业用避雷针,解决了工人在进行野外作业时,很容易遭受雷击的伤害,常规的避雷针由于都是固定在建筑物顶上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工人在野外作业时需要使用避雷针,避雷针无法移动,不仅对工人的工作造成不便,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作业用避雷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横板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与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牵引绳的另一端缠绕在绳盘的外表面,所述绳盘的右侧面与传动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并且传动装置的上表面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横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滚轮,并且壳体下表面对应第一滚轮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并且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右侧面通过电动推杆与第二滑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与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梯形板的左侧面与第二滚轮搭接,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并且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与避雷针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左侧面与第三滑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并且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右侧面,并且支撑板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并且壳体的右侧面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绳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并且电机的机身通过固定板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和弹簧的顶端均与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并且伸缩杆的底端和弹簧的底端均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与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并且竖杆的顶端与横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电池,并且蓄电池位于牵引绳的左侧,并且壳体的右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并且控制面板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作业用避雷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野外作业用避雷针,通过设置电动推杆、传动装置、梯形板、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传动装置、避雷针本体、壳体、第一横板、把手、第二横板、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把手、伸缩装置、牵引绳、绳盘、控制面板和蓄电池,从而使需要使用避雷针本体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推杆伸长,电动推杆伸长带动第二滑块向左移动,第二滑块带动梯形板向左移动,梯形板通过第二滚轮带动第二横板向上运动,第二横板带动避雷针本体向上移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推杆停止伸长,当需要移动避雷针本体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传动装置工作,传动装置工作带动绳盘转动,绳盘转动放松牵引绳,伸缩装置拉动第一横板向下运动,第一横板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滚轮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一滚轮与地面接触,然后工人通过把手推动壳体,壳体通过第一滚轮滚动进行移动,从而使避雷针本体可以移动,不仅方便了工人推动避雷针本体移动,而且降低安全隐患,从而方便了工人工作。
(2)、该野外作业用避雷针,通过设置第一横板、第一滚轮、传动装置、绳盘、牵引绳、伸缩装置、避雷针本体、壳体、控制面板和蓄电池,从而使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传动装置工作,传动装置工作带动绳盘转动,绳盘转动放松牵引绳,伸缩装置拉动第一横板向下运动,第一横板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滚轮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一滚轮与地面接触,然后工人通过把手推动壳体,壳体通过第一滚轮滚动进行移动,从而使避雷针本体可以移动,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伟,未经禹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