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丙烯酸/三异丁烯共沸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5512.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鞠昌迅;郑京涛;黎源;华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04 | 分类号: | C07C57/04;C07C51/46;C07C51/43;C07C51/44;C07C11/09;C07C7/06;C0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丙烯酸 异丁烯 共沸物 方法 | ||
1.一种分离丙烯酸/三异丁烯共沸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在精馏塔中进行共沸精馏,得到丙烯酸/三异丁烯共沸物;精馏塔的塔顶喷洒阻聚剂溶液;
(2)向步骤(1)中得到的丙烯酸和三异丁烯的共沸物中,加入类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结晶,抽滤,得到粗三异丁烯和粗丙烯酸;
(3)所述步骤(2)中的粗三异丁烯泄压除去二氧化碳后,得到三异丁烯;粗丙烯酸精馏得到丙烯酸,分离的类离子液体回用;
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类离子液体为氢键供体-氯化胆碱类类离子液体,其通过如下通式表示,其中,Y为氢键供体,选自羟基或羧基供体类;类离子液体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0:1-1:1;类离子液体的用量为丙烯酸和三异丁烯共沸物重量的10-20wt%;
所述步骤(2)的结晶温度为-20-5℃,结晶时间为1-24小时,压力为8MPa-2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精馏塔的塔顶压力为6-20KPa,温度为50-96℃,塔釜压力为7-21KPa,温度为7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精馏的塔顶压力为2-7KPa,温度为45-80℃;塔釜压力为3-8KPa,温度为65-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阻聚剂选自氮氧自由基阻聚剂,阻聚剂溶液的浓度为0.1-5wt%;阻聚剂的用量为所述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重量的0.1-1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阻聚剂选自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阻聚剂溶液的浓度为1-3wt%;所述溶液的溶剂选自丙烯酸;阻聚剂的用量为所述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重量的0.2-0.8wt%。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乙二醇和/或1,2-丙二醇。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类离子液体的用量为丙烯酸和三异丁烯共沸物重量的15-18wt%。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来自丙烯酸和异丁烯进行酸烯加成反应,然后通过精馏脱除叔丁醇、二异丁烯、丙烯酸叔丁酯后得到的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中叔丁醇、二异丁烯、丙烯酸叔丁酯各自的含量低于100pp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中三异丁烯含量为0.05-5wt%,丙烯酸的含量为90-98wt%,焦油的含量为1.5-5w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叔丁酯反应液中三异丁烯含量为2-4wt%;丙烯酸的含量为94-96wt%;焦油的含量为1.6-2wt%。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三异丁烯共沸物中丙烯酸与三异丁烯的质量比为4:1-100: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三异丁烯共沸物中丙烯酸与三异丁烯的质量比为10:1-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55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Z-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Z-1,1,1,4,4,4-六氟-2-丁烯、反式-1,2-二氯乙烯和1,1,1,3,3-五氟丁烷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E-1,3,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烯和Z-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及它们的用途
- 2,3,3,4,4,4-六氟-1-丁烯和1,1,1,2,3,3-六氟丙烷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及其用途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HFO‑E‑1,3,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烯的共沸组合物和类共沸组合物及它们的用途
- 包含Z‑1,1,1,4,4,4‑六氟‑2‑丁烯和甲基全氟丙基醚的共沸组合物和类共沸组合物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