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u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7247.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胡磊;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4 | 分类号: | H03F3/24;H03F3/19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器模块 功率分配器 散热系统 固态功率放大器 电源模块 电子对抗 氮化镓芯片 放大器组件 输出端连接 拆卸维修 雷达模拟 链路使用 裸体芯片 模块控制 模块整体 沉入式 砷化镓 线性度 加电 美观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u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包括散热系统、放大器模块、控测模块、六路功率分配器和电源模块;六路功率分配器输出端连接六组放大器模块,放大器模块由控测模块控制加电和保护,放大器模块、控测模块整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散热系统。散热系统、放大器模块、控测模块、六路功率分配器均与电源模块连接。本发明设计使用裸体芯片,结构紧凑美观;链路使用沉入式形式,拆卸维修方便;砷化镓芯片与氮化镓芯片的组合使放大器组件具有良好线性度的同时也拥有较高的效率。设计将在雷达模拟设备、电子对抗等领域发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u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固态功放组件作为有源阵列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微波功率晶体管技术指标日益提高,固态功放的输出功率及工作频率也均向高功率、高频段展开。对固态放大器发射机而言,为获得数千瓦甚至几十千瓦的功率输出,通常我们采用功率合成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基于电路或波导的功率合成技术,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有源阵列天线的方法,就是基于自由空间功率合成技术,通过采用空间功率合成,获得大功率输出。第二种相对于第一种技术由于没有了合成网络的损耗,合成效率较高,是产生大功率电磁波辐射的有效途径,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固态功率放大器组件作为有源阵列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被重视。长期以来,Ku波段固态放大器由于国内半导体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和国外技术封锁,其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Ku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该组件设计使用裸体芯片,结构紧凑美观;链路使用沉入式形式,拆卸维修方便。
本发明的一种Ku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包括散热系统、放大器模块、控测模块、六路功率分配器和电源模块;六路功率分配器输出端连接六组放大器模块,所述放大器模块相接,所述放大器模块背面设置控测模块,所述放大器模块控测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放大器模块、控测模块、六路功率分配器均与电源模块连接。
上述放大器模块包含Ku波段90毫瓦放大器、第一隔离器、Ku波段2.8瓦放大器、四路功率分配器、四组Ku波段20瓦放大器、四组第二隔离器;所述Ku波段90毫瓦放大器、第一隔离器、Ku波段2.8瓦放大器、四路功率分配器依次连接,所述四路功率分配器输出端连接四组Ku波段20瓦放大器,四组所述Ku波段20瓦放大器分别连接四组第二隔离器。
上述Ku波段90毫瓦放大器、Ku波段2.8瓦放大器、Ku波段20瓦放大器均采用沉入式衬块形式(沉入式衬块形式是指放大器芯片先烧结在衬块上,然后随衬块沉入安装到壳体内部)。
上述控测模块包括过流保护电路和过温保护电路。
上述过温保护电路具体采用的是基于温度检测芯片LM94022的过温保护电路。
上述散热系统由两只风机、六块均热板和散热器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使用裸体芯片,结构紧凑美观;链路使用沉入式形式,拆卸维修方便;砷化镓芯片与氮化镓芯片的组合使放大器组件具有良好线性度的同时也拥有较高的效率。设计将在雷达模拟设备(如雷达靶标、雷达模拟吊舱等)、电子对抗等领域发挥作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固态放大器组件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固态放大器组件正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态放大器组件背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固态放大器组件俯视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