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重的中华真地鳖若虫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7885.X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盈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90 | 分类号: | A23K50/90;A23K10/30;A23K10/37;A23K20/147;A23K10/20;A23K20/189;A23K20/26;A23K10/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2566 重庆市铜梁区东城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重 中华 若虫 饲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重的中华真地鳖若虫饲料,其原料包括小麦、黑麦、燕麦、麦麸、米糠、葵籽粕、胡萝卜、刺槐叶粉、玉米蛋白粉、蚕蛹粉、磷酸氢钙、木聚糖酶、葡聚糖酶、鸡内金、麦芽。其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这两种植物结构多糖酶,能够破坏细胞壁,使中华真地鳖若虫更易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另外,这两种酶还能降解麦类中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降低其黏性,提高营养物质的扩散速度;而饲料中配合使用的鸡内金和麦芽,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华真地鳖若虫消化吸收;另外,本发明在中华真地鳖若虫的不同生长时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饲料配方,充分考虑了不同时期若虫的采食喜好以及营养需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饲料可以显著提高中华真地鳖若虫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重的中华真地鳖若虫饲料。
背景技术
中华真地鳖又名土鳖虫、过街、地乌龟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其药用名称为苏土元。中华真地鳖雌成虫身体扁平,呈椭圆形,背部稍隆起似锅盖,背面紫褐色至黑褐色,稍带灰蓝色光泽;雄成虫身体颜色比雌性浅,呈浅褐色,身上无灰蓝色光泽。
关于中华真地鳖的利用价值,主要分为药用和食用。在药用方面,中华真地鳖可与水蛭、蝎子等配伍,对于中老年人心血管病有良好的疗效,另外,经过药理实验证实,中华真地鳖还有抗癌、抗凝血、调节血脂、抗缺氧的作用;在食用方面,由于中华真地鳖富含蛋白质、脂肪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们已逐渐将其作为食品开发,食用方式有干炸、烫煮等。
在市场交易时,中华真地鳖的价值是通过其重量来衡量的,而目前,关于中华真地鳖增重饲料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中华真地鳖若虫的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重的中华真地鳖若虫饲料,其原料包括小麦、黑麦、燕麦、麦麸、米糠、葵籽粕、胡萝卜、刺槐叶粉、玉米蛋白粉、蚕蛹粉、磷酸氢钙、木聚糖酶、葡聚糖酶、鸡内金、麦芽。
其中,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小麦0-15%、黑麦0-10%、燕麦0-10%、麦麸15-40%、米糠10-35%、葵籽粕5-10%、胡萝卜5-25%、刺槐叶粉2-15%、玉米蛋白粉2-4%、蚕蛹粉5-7%、磷酸氢钙0-1.5%、木聚糖酶0.02-0.1%、葡聚糖酶0.02-0.1%、鸡内金0-0.05%、麦芽0-0.05%。
优选地,在中华真地鳖若虫0-50日龄期间采用的饲料配比如下: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小麦0%、黑麦0%、燕麦0%、麦麸39.94%、米糠30%、葵籽粕8%、胡萝卜5%、刺槐叶粉10%、玉米蛋白粉2%、蚕蛹粉5%、磷酸氢钙0%、木聚糖酶0.03%、葡聚糖酶0.03%、鸡内金0%、麦芽0%。
优选地,在中华真地鳖若虫51-120日龄期间采用的饲料配比如下: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小麦10.85%、黑麦7%、燕麦8%、麦麸17%、米糠17%、葵籽粕8%、胡萝卜20%、刺槐叶粉2%、玉米蛋白粉3%、蚕蛹粉6%、磷酸氢钙1%、木聚糖酶0.05%、葡聚糖酶0.04%、鸡内金0.03%、麦芽0.03%。
优选地,在中华真地鳖若虫121-180日龄期间采用的饲料配比如下:所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小麦9.02%、黑麦7%、燕麦8%、麦麸18%、米糠15%、葵籽粕7%、胡萝卜15%、刺槐叶粉13%、玉米蛋白粉2%、蚕蛹粉5%、磷酸氢钙0.8%、木聚糖酶0.06%、葡聚糖酶0.04%、鸡内金0.04%、麦芽0.04%。
本发明提供的饲料可以采用如下制备方法:
分别粉碎小麦、黑麦、燕麦、麦麸、米糠、葵籽粕、胡萝卜、鸡内金和麦芽,再将相应比例的小麦、黑麦、燕麦、麦麸、米糠炒到半熟至其溢出香味,待其冷却后加入粉碎后的相应比例的葵籽粕、胡萝卜、鸡内金、麦芽,以及相应比例的刺槐叶粉、玉米蛋白粉、蚕蛹粉、磷酸氢钙、木聚糖酶、葡聚糖酶,加水混合均匀,干湿度控制在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程度,现用现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盈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盈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赤霉病轻简化接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铣床的移动平台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