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蛀螟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1447.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宫庆涛;武海斌;李素红;张坤鹏;孙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桃蛀螟 成虫 引诱 装置 应用 | ||
1.一种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集花盘和与诱集花盘连接的支撑固定立柱;所述的诱集花盘包括总苞片和连接部,连接部为圆盘状,总苞片设置在连接部底部的周边并与连接部的边缘连接,在总苞片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并位于连接部的上面设置有舌状花片,舌状花片的基部在连接部上呈圆周排布,在舌状花片基部围成的圆周内并且位于连接部的上面均布有端头密封管和端部开放管,端头密封管集中排列成一个区域,端部开放管位于该区域的外周,端头密封管、端部开放管排列在连接部上与总苞片、舌状花片形成花盘;所述的支撑固定立柱包括花盘连接杆和支撑立柱;花盘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部上,另一端与支撑立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盘直径为20~50 cm,舌状花片长度占花盘直径的1/5~1/10;端头密封管、端部开放管排布后占花盘面积的3/5~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舌状花片为中部宽两端窄的长卵形,舌状花片在连接部上呈多层排布,上层舌状花片与下层舌状花片交错设置;舌状花片绕连接部的中心点向外呈放射状排列;舌状花片为2~4层,长卵形主体的最大宽度为0.1-2cm、长度为2-10cm;舌状花颜色为黄色, RGB颜色值范围分别为R值为220~255,G值为215~255,B值为0~100;总苞片、连接部、舌状花片、端头密封管和端部开放管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部开放管的端部呈喇叭状,喇叭状花瓣为3~6瓣,喇叭状开口直径为0.2~0.6 cm,在开口处的中心位置设有花蕊,花蕊顶端为黄色,蕊柱为黑色;端部开放管颜色为黄色, RGB颜色值范围分别为R值为220~255,G值为150~255,B值为0~150;端部开放管的外表面粗糙或遍布绒毛;端部开放管管与管之间以及管内填充有诱集产卵物质,所述的诱集产卵物质为糖醋酒液、花粉、醇、酯、醚、烯或樟脑;端部开放管紧密排列成环状带,相邻端部开放管之间的间距为0.1~0.3 cm,环状带的宽度占花盘的直径2/5~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端头密封管紧密排列呈多边形,紧密排布于环状带的内部,相邻端头密封管间距为0.1~0.2 cm。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苞片为1~3层,层层上下交错叠加在一起,总苞片的长度为舌状花片长度的1/4-1/6;总苞片的外表面均布有硬毛,硬毛长度为0.1~0.5 cm,硬毛尖端的间距为0.5-2 cm;所述的总苞片颜色为绿色,RGB颜色值范围分别为R值为0~150,G值为100~200,B值为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盘连接杆包括花盘固定杆和辅助杆,花盘固定杆一端与花盘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角度调节旋钮与辅助杆连接,辅助杆通过调节辅助旋钮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柱分为上支撑立柱和下支撑立柱,上支撑立柱伸入下支撑立柱中并通过高度调节旋钮相连;下支撑立柱的底端成为尖状,下支撑立柱上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为直角状,上部与下支撑立柱相连,下部收缩为尖状;花盘固定杆一端通过卡扣或螺纹方式与花盘连接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盘固定杆长度为5~10 cm;所述角度调节旋钮连接花盘固定杆和辅助杆;所述辅助杆长度为10~50cm;上支撑立柱长度为1.0~1.5 m,下支撑立柱长度为1.5~2.0 m,下支撑立柱的尖状长为0.3~0.5 m。
9.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蛀螟雌成虫引诱防控装置进行田间诱集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根据寄主植物种类、栽培数量、植株大小、立地条件在田间设置引诱防控装置,同时调整引诱防控装置的高度、花盘朝向及花盘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田间诱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寄主植物为果树和林木类寄主植物:调整引诱防控装置的高度使花盘中心点处于树冠2/3≤X<1的位置;寄主植物为大田作物类寄主植物:调整引诱防控装置的高度使花盘中心点高于植株10~50 cm;寄主植物为果树和林木类寄主植物:花盘朝向与树行有关,树行为东西向,花盘向西,树行为南北向,花盘向南;寄主植物为大田作物类寄主植物:花盘向西;寄主植物为果树和林木类寄主植物:花盘正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90°;寄主植物为大田作物类寄主植物:花盘正面和水平面夹角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1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交互的数字电视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耐老化广告喷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