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35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自动挖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2183.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储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茂松 |
主分类号: | E02F5/02 | 分类号: | E02F5/02;E02F5/08;E02F5/14;E02F5/30;E02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35 kv 交联 聚氯乙烯 绝缘 电力电缆 自动 挖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铺设地埋式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35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自动挖掘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电缆的常用种类有10KV架空绝缘电缆、平行集数架空绝缘电缆、0.6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35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450V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750V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与通信电缆等几种,现在的地埋式电缆普及率非常大,其中35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采用地埋式安装最为普遍,由于城市的人口较多,土地利用率高,直埋电缆多用于城市,地埋式电缆节省材料和人工,但是铺设地埋式电缆过程繁琐,如今人们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挖沟,过程繁琐复杂,挖沟时,人员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挖沟,长期弯腰工作使得背部受伤引发安全隐患,人工挖沟不平影响后期工作,人工挖出的土块大小不一影响了后期回填效果,同时,人工挖沟后处理土壤繁琐,前进时,由于土地表面陡峭,现有设备车在行走时出现震动影响了工作进度,静止在原地工作时,由于没有固定装置容易出现抖动,升降时,可能因物体过重导致设备掉落砸下引发安全隐患,铺设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与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式35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自动挖掘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直埋电缆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挖沟,过程繁琐复杂,挖沟时,人员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挖沟,长期弯腰工作使得背部受伤引发安全隐患,人工挖沟不平影响后期工作,人工挖出的土块大小不一影响了后期回填效果,同时,人工挖沟后处理土壤繁琐,前进时,由于土地表面陡峭,现有设备车在行走时出现震动影响了工作进度,静止在原地工作时,由于没有固定装置容易出现抖动,升降时,可能因物体过重导致设备掉落砸下引发安全隐患,铺设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在铺设地埋式电缆时进行自动化挖掘的功能,自动化挖沟,挖沟平整,自动化切碎土壤,自动化输送土壤,行走时自动化减震,工作时不出现抖动,自动化限位升降,无需人工现场操作,确保了人员安全,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35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自动挖掘设备,包括行走装置和挖土装置,行走装置带动本发明进行固定与移动,挖土装置起到挖掘土壤的作用,所述的行走装置的前端安装有挖土装置。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双向伸缩板、两个固气缸、四个行走机构、固定机构和升降机构,双向伸缩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两个固气缸,双向伸缩板上设置有升降槽,且两个固气缸对称布置,固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双向伸缩板的外侧,双向伸缩板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四个行走机构,双向伸缩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两个固定机构,且两个固定机构对称布置,双向伸缩板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两个固气缸带动双向伸缩板上的四个行走机构进行横向伸缩调节,四个行走机构起到行走与缓震的作用,固定机构对行走装置进行固定,升降机构起到升降调节的作用,行走装置在凹凸不平的土壤地面走动时自动化减震,固定机构在原地工作时自动化固定确保了行走装置正常工作,升降机构带动物体进行自动化限位升降,确保了人员安全,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茂松,未经储茂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2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