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栗花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3236.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朝;王春龙;张静;晏志茹;晏朝军;周书元;李贺军;张玉平;李文静;刘建民;赵淅杰;高广宇;高云水;李海潮;韩书凤;韩书芬;郁浩林;付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迁西县北武当山旅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013 | 分类号: | A61L9/013;A61K36/88;A61P25/20;A61P29/00;A61L101/56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43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栗花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保健熏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熏香是原态香材、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香料。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根据外形特征可分为原态香材、线香、盘香等。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今天人们薰香,多在家居休闲时薰香。已有技术的熏香多数都是以碳粉,煤粉,木粉等燃烧基质,加以化工胶粉合成。对空气有很大污染,对人身体有一定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栗花香及其制备工艺,采用栗花作为原材料,栗花为中药,是壳斗科植物板栗的花或花序;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配方简单,配备方法简便易行;对人身体具有提神醒脑、排解压力、清热燥湿,止血散淤,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等诸多功效,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栗花香,其组分和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如下:栗花50-60份,菊花叶10-15份,艾叶5-15份,薄荷1-5份,西红花1-3份,水60-70份,纯植物粘助剂10-20份。
一种栗花香的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取栗花50-60份,菊花叶10-15份,艾叶5-15份,薄荷1-5份,西红花1-3份,将上述物品粉碎至100目后,加水60-70份,加纯植物粘助剂10-20份,制作成型,最后晾干便可以使用,上述组分的份数为质量份数。
所述纯植物粘助剂为市售产品,也可以选用榆木粉,本身就有粘性,不需要任何化工原料。所述榆木粉,采用榆木皮制成,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
所述栗花为板栗花,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与传统方法比,本发明对人身体具有提神醒脑、排解压力、清热燥湿,止血散淤,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等诸多功效,而且安全环保,烟雾极小,香气清新优雅。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栗花香,其组分和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如下:栗花52份,菊花叶13份,艾叶8份,薄荷4份,西红花1份,水68份,纯植物粘助剂17份。
一种栗花香的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取栗花52份,菊花叶13份,艾叶8份,薄荷4份,西红花1份,将上述物品粉碎至100目后,加水68份,加纯植物粘助剂17份,制作成型,最后晾干便可以使用,上述组分的份数为质量份数。
实施例二:
一种栗花香,其组分和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如下:栗花58份,菊花叶11份,艾叶7份,薄荷2份,西红花3份,水63份,纯植物粘助剂15份。
一种栗花香的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取栗花58份,菊花叶11份,艾叶7份,薄荷2份,西红花3份,将上述物品粉碎至100目后,加水63份,加纯植物粘助剂15份,制作成型,最后晾干便可以使用,上述组分的份数为质量份数。
实施例三:
一种栗花香,其组分和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如下:栗花55份,菊花叶12份,艾叶12份,薄荷5份,西红花2份,水65份,纯植物粘助剂12份。
一种栗花香的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取栗花55份,菊花叶12份,艾叶12份,薄荷5份,西红花2份,将上述物品粉碎至100目后,加水65份,加纯植物粘助剂12份,制作成型,最后晾干便可以使用,上述组分的份数为质量份数。
所述纯植物粘助剂为市售产品,也可以选用榆木粉,本身就有粘性,不需要任何化工原料。所述榆木粉,采用榆木皮制成,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迁西县北武当山旅游有限公司,未经迁西县北武当山旅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3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的防感染消毒熏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共场所异味吸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