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金属化合物催化磷矿碳热还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3380.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夏举佩;曹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18 | 分类号: | C01B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矿 碱金属化合物 碳热还原 还原率 催化 焦炭粉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水溶液混合 保护气体 充分混合 技术支撑 节能降耗 窑法磷酸 氩气 研磨 干燥器 管式炉 水压 硅石 保温 冷却 取出 分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金属化合物催化磷矿碳热还原的方法,属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技术领域;该方法可将磷矿的还原率在1300℃下提高至90%以上;该碱金属化合物催化磷矿碳热还原的方法是分别将磷矿、硅石、焦炭粉磨,焦炭粉与碱金属化合物水溶液混合干燥研磨后,与其他两个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加水压片,干燥后用氩气作保护气体,在1300℃温度下在管式炉中保温4h~6h,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通过分析残渣含磷计算磷矿还原率;该方法磷还原率高,工艺简单,可为窑法磷酸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金属化合物催化磷矿碳热还原的方法,属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酸作为一种大宗产品,广泛应用食品、医药、农业、航天等多个领域;其生产工艺有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和窑法磷酸三种,由于湿法磷酸通常采用硫酸直接分解磷矿石,湿法磷酸生产的产品杂质含量较高,后续须净化处理,因此高品质磷酸主要由热法生产。热法磷酸是磷矿石在高温条件下与硅石、焦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磷蒸汽经冷却回收、精制而得;产品杂质少,品质高,但其操作温度在1450~1500℃之间,每吨黄磷电耗在13000~15000kW·h之间,属于典型的高耗能产业,使其发展受到限制。以上两种方法对磷矿的品味要求相对过高,我国磷矿的呈多贫少富的特点,加之多年来对富矿无节制的开采,目前富矿几乎消耗殆尽,目前用于黄磷生产的磷矿基本均需进行浮选,这无疑进一步增加磷酸企业的生产成本。窑法磷酸工艺技术是继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之后又一条工艺路线。窑法磷酸是在1300℃左右将磷矿石、硅石和焦炭在固态还原区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磷,单质磷在窑体内部氧化区被氧化为P2O5,而氧化反应热作为碳热还原反应的热源,P2O5气体经除尘、洗涤、酸吸收后精制为高品质磷酸,因此窑法磷酸具有不用酸,低能耗的特点,且对磷矿品位无要求,故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其发生的反应如下所示:
2Ca5(PO4)3F+9SiO2+15C(A)= 3/2P4 +15CO+9CaO·SiO2+CaF2 (1)
ΔH=28006 KJ/kgP4
2P2+5O2=2P2O5 (2)
ΔH=-25498 KJ/kgP4
CO+1/2O2=CO2 (3)
ΔH=-22154 KJ/kgP4
P2O5+3H2O=2H3PO4
居于窑法磷酸操作特点,其生产过程只允许有极少量液相出现,而窑法磷酸的生产反应速率主要与少量的液相存在有关,液相量能够显著提高分子的扩散和转移速率,增加磷矿碳热还原速率,使磷转化率升高,但液相量过多就会发生类似热法磷酸的粘结现象,这是窑法磷酸工业化必须要克服的问题。因此,回转窑必须在低于熔融温度下进行,但磷矿的碳热还原反应又是高温高耗能反应,在低温下反应(1)程度较小,磷矿利用率较低,磷转化率难以达到工业要求。所以,针对上述这一矛盾问题,众多科研工作者从窑体结构的优化,助熔剂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研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从化学反应本身入手研究发明一种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的方法来解决窑法磷酸转化率低的问题,为窑法制备高品质磷酸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3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