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脉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4381.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汝玉星;吴戈;高博;田小建;马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脉搏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全自动脉搏测量装置属于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其结构有单片机(1)、显示屏模块(2)、按键输入模块(3)、串口通信模块(4)、压力传感器模块(5)、波形采集模块(6)、高保真信号变换电路(7)、噪声抑制电路(8)、温度传感器(9)、温度补偿电路(10)、加法电路(11)、模数转换器(12)、气压传感器(13)、充气泵(14)、放气阀(15)、充气腕带(16)。本发明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受环境温度影响小等特点,且能自动充气定压,测量结果方便传送至计算机,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方便的拓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脉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很快,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容易进入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中医在养生上对处于亚健康状态中的身体调养,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更是独树一帜。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环节,是中医的精髓之一,是中医诊断基本原理“司外揣内”的一种体现。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因此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从古至今各家名医为脉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但脉诊都是通过医者主观判断确定病情。这使得脉诊结果对疾病描述的准确性、可复制性及统一性受到质疑。怎样用客观的科学仪器,用数字将脉诊的功用解释清楚,一直是人们努力的目标。为此在世界范围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展开了相关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脉诊仪应运而生。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国内外专家就设想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出能用于中医脉诊的更精确、客观化和智能化的脉诊仪。运用多种测试技术和方法,致力于中医脉诊研究,期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医者指下的感觉转换成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的数据,并将其采集和显示出来,从而改变那种主观、抽象的“在心了了、指下难明”的状况。根据中医脉诊理论,进行脉象多维信息的采集和脉象信息分析,可为一些临床常见重大疾病的诊断及早期发现提供客观依据。公开号为CN104905771A的中国专利“电子脉诊仪”是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该专利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患者的寸、关、尺信号,再利用信号放大器和A/D转换器将采集的信号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脉象图谱进行比对。该专利结构简单,将脉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了数字化,使得医生可对脉搏信号进行定量研究,且避免了不同医生对同一脉象进行把脉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但包括CN104905771A在内的现有脉诊技术还存在诸多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脉搏信号输于特殊的微弱电信号,而现有的脉诊系统采用普通的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时容易产生失真;2、压力传感器的输出阻抗一般较大,且随着压力的变化阻抗会发生变化,而普通的电压放大器(如同相比例放大器、反相比例放大器等)的输入阻抗难以与其匹配,从而影响压力传感器的正常工作;3、环境噪声对采集的有用信号影响较大,如不能有效的抑制,则会使最终得到的波形有严重失真,不能真实反应原始的脉象;4、压力传感器一般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同一脉象的采集结果往往会有很大偏移,使得采集结果不具统一性。
以上这些缺陷都对后续的诊断、分析带来很多不便,很容易导致误诊,因此现有脉诊设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脉搏信号采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脉搏测量装置,以达到测量精度高、失真小、受环境温度影响小为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脉搏测量装置,其结构有单片机1、显示屏模块2、按键输入模块3、压力传感器模块5、波形采集模块6和模数转换器12;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串口通信模块4、高保真信号变换电路7、噪声抑制电路8、温度传感器9、温度补偿电路10、加法电路11、气压传感器13、充气泵14、放气阀15、充气腕带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4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旋转气流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连续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