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4514.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得卜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A61P29/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痛经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它是以人参、干姜、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为原料药组成。临床医学实践证明,该内服中药对治疗痛经有特效,且愈后不易复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该病症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从其致病机理是:一般来讲,由气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运行瘀滞,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瘀血导致气滞。
在临床上看,气滞血瘀多有如下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现有技术中,治疗痛经的药物很多,但其治疗效果不理想。以西医为例,多采用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PGSI、β-受体兴奋剂等;但是采用上述西医疗法,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和抑制经期痛感,只能起到治标而无法起到治本的功效。而使用中医疗法可以针对病因直接作用,温经疏散、理血,起到治本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组合物一般原料药很多,且其疗程一般较长,而且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治疗气滞血瘀的药物中,其疗程很长且疗效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特效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解决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人参8~15份、干姜5~8份、灵脂3~9份、当归6~12份、川芎3~9份、桃仁4.5~9份、丹皮6~12份、赤芍6~12份、乌药3~9份、延胡索3~9份、甘草1.5~9份、香附6~9份、红花3~9份、枳壳3~9份。
优选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人参10份、干姜8份、灵脂5~7份、当归6~9份、川芎5~7份、桃仁4.5~9份、丹皮8~10份、赤芍6~10份、乌药3~8份、延胡索3~6份、甘草1.5~5份、香附6~8份、红花3~9份、枳壳3~9份。
最优选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人参15份、干姜8份、灵脂6份、当归7份、川芎6份、桃仁5份、丹皮9份、赤芍6份、乌药8份、延胡索5份、甘草3份、香附6份、红花3份、枳壳3份。
添加辅料制成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水丸、蜜丸。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优质原料药药材,将上述药材置于烘干机内,于35~50℃对上述药材进行烘干;
(2)称取特定重量份的经烘干的原料药备用;
(3)向经烘干后的原料药中加入1.5倍重量的水,煎煮10-30分钟,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备用;
(4)向步骤(3)所得的滤渣中加入1倍重量的水煎煮30-60分钟,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备用;
(5)将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合并即可。
上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痛经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得卜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得卜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4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疏浚泥制作护坡生态砌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线路涌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