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连续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4572.7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太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G05D27/02;F26B25/00;F26B3/347;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烘干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连续烘干设备,包括传送单元、总控器和多个烘干单元;每个烘干单元的顶部设有排风单元,并且相邻的两个烘干单元的排风单元连通;传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和输送带;第二支架的上部设有第一传动轮;输送带的上边下侧面设有干燥带输送单元;干燥带的下方设有多个纵向排列且首尾连通的热风管;每个热风管内部设有热风通道。利用每个烘干单元的微波磁控管对重结晶碳化硅泥料由内至外进行干燥,并且利用传送带下方的干燥带吸出重结晶碳化硅泥料底部的水分,再通过热风管内传送的热风进行小幅度的外部温度的提升,使重结晶碳化硅泥料的内外温度相差不大,避免加热不均导致开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连续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重结晶碳化硅具有有意的高温力学性能,可在1600℃的高温下使用,具有良好的日传导和抗高温氧化的能力,其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碳化硅材料,
目前,重结晶碳化硅板材制作工艺,是将较粗粒度的碳化硅与碳化硅微粉混合,加结合剂制浆再由模型中成型,在烘干设备内高温条件下,使碳化硅微粉蒸发,并与粗粒度的碳化硅凝聚结成重结晶碳化硅。
在传统的重结晶碳化硅板材制作工艺中,压制成型生产出的棚板存在密度不均、热膨胀系数相差大等问题,使用过程中易破裂,使用寿命短。而利用练泥挤制成型设备可一次性完成炼泥和挤制成型的工序,不仅大幅提高产量,且密度均匀、各部分热膨胀系数一致,产品质量有极大提升。但是,挤制成型的棚板即便控制好含水量,也始终存在水分偏高的问题,需要充分干燥才能运输和搬运。现有的干燥设备,如热风干燥等,均为从外至内对板材进行加热,易导致产品因内外温差较大而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连续烘干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干燥设备,如热风干燥等,均为从外至内对板材进行加热,易导致产品因内外温差较大而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连续烘干设备,包括传送单元、总控器和多个烘干单元;
每个所述烘干单元的顶部设有排风单元,并且相邻的两个烘干单元的排风单元连通;
所述烘干单元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架;
所述传送单元贯穿每个所述烘干单元的两侧壁;
每个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箱体、微波磁控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分控器;
所述分控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总控器分别与每个所述分控器连接;
所述微波磁控管位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微波磁控管的下方;
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排风单元的排风口处;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架和输送带;
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设有第一传动轮;
所述输送带绕过所述第一传动轮;
所述输送带上依次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所述输送带的上边下侧面设有干燥带输送单元;
所述干燥带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二传动轮和绕过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干燥带;
所述干燥带的下方设有多个纵向排列且首尾连通的热风管;
每个所述热风管内部设有热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的下部设有弹簧;
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太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太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4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脉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户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