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4888.6 | 申请日: | 2017-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学名:Oryza sativa)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稻米一直是南亚、东南亚和中国人民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中国,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是大多数人的主食;所以在我国水稻的产量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着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矿物质营养素,人体本身的硒总含量为6~20毫克,硒遍布各组织器官和体液,肾中浓度最高,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当硒缺乏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由于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可以不断地从饮食中得到。
含硒量高低与人体硒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硒摄入量的不足,对人体健康将造成潜在威胁,而广大的水稻产区多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开展富硒水稻种植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水稻大量吸收并储存硒元素的种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方法包括浸种、育苗、插秧、田间管理和收获,育苗工序中,在育苗用地上施用调理剂,该调理剂由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亚硒酸钠0.01份~0.1份,泥碳土30份~50份,氮肥10份~20份,磷肥25份~35份,硅钙肥15份~25份,腐熟料35~60份,其中,所述腐熟料由绞股蓝、银杏叶、蚕沙及桔杆粉制成,所述绞股蓝、银杏叶、蚕沙及桔杆粉的重量比为0.5:0.5:2:2。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每100平方米的所述育苗用地施用12~15千克的所述调理剂。
进一步的:所述蚕沙为腐熟后的蚕沙;所述银杏叶为每年11-12月份自然脱落的银杏叶。
进一步的:所述腐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绞股蓝、银杏叶、腐熟的蚕沙及桔杆粉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建堆,将堆的表面压实,每隔1米打通气孔,测量堆内温度升至6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物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0℃以上时,保温3~5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4次,腐熟发酵结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调理剂中添加有无机硒亚硒酸钠和含有植物活性硒的绞股蓝和银杏叶,在育苗过程中,将调理剂施放在育苗用地上,即可使秧苗生长在富含硒元素的土壤里,可大量吸收硒元素及储存硒元素。
2、本发明的腐熟料中采用绞股蓝、银杏叶、蚕沙及桔杆粉制成,它们的比例合理调整,使得它们的复配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可以给育苗用地补充丰富的硒元素和有机质。
3、采用本方法种植的水稻,每千克水稻中含硒0 .24~0 .30毫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使用的调理剂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亚硒酸钠0.01千克,泥碳土30千克,氮肥10千克,磷肥25千克,硅钙肥15千克,腐熟料35千克,其中,腐熟料由绞股蓝3.5千克、银杏叶3.5千克、蚕沙14千克及桔杆粉14千克制成,银杏叶为每年11-12月份自然脱落的银杏叶,蚕沙为腐熟的蚕沙;腐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绞股蓝、银杏叶、腐熟的蚕沙及桔杆粉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建堆,将堆的表面压实,每隔1米打通气孔,测量堆内温度升至6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物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0℃以上时,保温3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4次,腐熟发酵结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使用的调理剂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亚硒酸钠0.1千克,泥碳土50千克,氮肥20千克,磷肥35千克,硅钙肥25千克,腐熟料60千克,其中,腐熟料由绞股蓝6千克、银杏叶6千克、蚕沙24千克及桔杆粉24千克制成,银杏叶为每年11-12月份自然脱落的银杏叶,蚕沙为腐熟的蚕沙;腐熟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绞股蓝、银杏叶、腐熟的蚕沙及桔杆粉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建堆,将堆的表面压实,每隔1米打通气孔,测量堆内温度升至6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物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0℃以上时,保温5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4次,腐熟发酵结束。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未经刘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4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穴直播水稻轻型栽培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计算机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