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种苗的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15295.1 申请日: 2017-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7926673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郑嘉鑫;苏包顺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市林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C1/00;A01N65/38;A01P17/00
代理公司: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53116 代理人: 张玉,姜开侠
地址: 650201***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精 种苗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种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益气养阴、抗菌、抗衰老、丽容颜、强精力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精血不足、高血压等症,外用黄精浸膏可治脚癣。黄精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省广为分布和栽培,以云南滇黄精又称甜黄精,口感质量好、疗效好而著称中外。黄精多生于林下、灌丛或山坡地。喜阴湿、耐寒,幼苗能露地越冬。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精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对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黄精含有黄精皂苷、烟酸、糖类、醌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随着市场对药材黄精需求量的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采集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黄精野生资源。由此人们逐渐开始对黄精的栽培技术尤其是高质高产栽培技术加以研究。虽然目前已有黄精规范化栽培的研究,但栽培技术研究不足仍然是发展黄精种植主要障碍。现有的采用根茎繁殖,品种更新速度慢、易感染病毒病,多代繁殖后品种退化严重;同时用种量大,需大量采挖野生黄精,对种源和环境破坏严重;而现有的采用种子繁殖,存在生长周期长,种子发芽、成苗率低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黄精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缩短整个育苗周期的黄精种苗的培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精种苗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与贮藏:在10月~11月采集成熟的黄精果实,取出种子并选择其中饱满度高,无虫、无病害且直径在0.2cm以上的黄精种子;然后将选择的黄精种子与湿沙混合均匀,所述的湿沙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度,然后在户外背风处挖坑,将黄精种子与湿沙的混合物掩埋即可;

2)种子催芽: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取出,先采用机械打磨进行破壳,然后将机械打磨的种子与沙子的混合物放入泡沫箱中,保持湿度70%以上,将温度控制在1~4℃培养2~4h,然后将温度调整至8~12℃培养4~8h,接着将温度调整至16~20℃培养4~8h,最后将温度调整至26~30℃培养8~12h,结束催芽;

3)种苗培育:将经过步骤(2)催芽的种子撒播至育苗基质中进行培育,控制培育过程中的温度为25~28℃,湿度为75~85%,在苗床上方设置遮阴棚进行遮荫,5~10天进行一次人工拔草,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种苗培育方法,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高,有效缩短了整个育苗周期,节省成本,效益高,便于扩大化推广。

2、本发明的种苗培育方法能够将育苗周期缩短5个月以上,发芽率达到95%以上。

3、本发明通过将黄精种子混砂贮藏,解除黄精种子胚乳的吸水障碍,有效实现破休眠,进一步的在户外贮藏时先设置隔离层,有效防止贮藏处积水同时能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大大提高破休眠效率;而且设置的混合植物层,经过晾晒揉搓处理后不易腐烂,在雨水等的浸泡下,释放出的植物源物质一方面能够驱除土壤中的害虫,另一方面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种子的霉变。

4、本发明的催芽,先通过机械打磨进行部分破壳,再在湿度一定的基础上对温度精准控制,降低种子各部位含有的内源抑制物质的含量,从而有效提高种子出芽率,促进黄精种子萌发,提高黄精的人工种苗培育的成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黄精种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与贮藏:在10月~11月采集成熟的黄精果实,取出种子并选择其中饱满度高,无虫、无病害且直径在0.2cm以上的黄精种子;然后将选择的黄精种子与湿沙混合均匀,所述的湿沙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度,然后在户外背风处挖坑,将黄精种子与湿沙的混合物掩埋即可;

2)种子催芽: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取出,先采用机械打磨进行破壳,然后将机械打磨的种子与沙子的混合物放入泡沫箱中,保持湿度70%以上,将温度控制在1~4℃培养2~4h,然后将温度调整至8~12℃培养4~8h,接着将温度调整至16~20℃培养4~8h,最后将温度调整至26~30℃培养8~12h,结束催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市林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市林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5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