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高附着力聚乙烯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5692.9 | 申请日: | 2017-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了凡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51/06;C08L9/02;C08L11/00;C08L61/06;C08L57/02;C08K13/02;C08K5/09;C08K3/34;C08K5/20;C08K5/098;C08J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谭丽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附着力 聚乙烯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温高附着力聚乙烯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粉末由原料和添加剂混合构成,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占原料和添加剂总质量的2%-10%,所述原料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320、茂金属聚乙烯5815、高密度聚乙烯8916、高弹性聚合物和增粘树脂,所述添加剂包括分散剂、增塑剂、流平剂、粘接单体、引发剂、防老剂和加工助剂;
所述高弹性聚合物为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分子量8000到3万;
所述增粘树脂为酚醛树脂和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所述分散剂为滑石粉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三种的混合物;
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流平剂;
粘接单体为马来酸酐;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所述防老剂为受阻酚类防老剂1010;
所述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
所述原料的消耗量占原料质量的百分比: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320,30%-40%;
茂金属聚乙烯5815,20%-30%;
高密度聚乙烯8916,20%-45%;
高弹性聚合物,6%-15%
增粘树脂,3%-15%;
所述添加剂的消耗量占添加剂质量的百分比:
分散剂,10-40%;
增塑剂,10-30%;
流平剂,5%-30%;
粘接单体,10%-50%;
引发剂,0.5%-10%;
防老剂, 1%-10%;
加工助剂, 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高附着力聚乙烯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占原料和添加剂总质量的5%,所述原料的消耗量占原料质量的百分比: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320,35%;
茂金属聚乙烯5815,30%;
高密度聚乙烯8916,20%;
高弹性聚合物,10%;
增粘树脂,5%;
所述添加剂的消耗量占添加剂质量的百分比:
滑石粉、乙撑双硬脂酰胺按照质量比1:1混合物,30%;
聚乙烯蜡,19%;
丙烯酸流平剂,20%;
马来酸酐,10%;
过氧化二异丙苯,1%;
受阻酚类防老剂1010, 5%;
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按照质量比2:1混合物, 15%。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低温高附着力聚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称重:计算各原料与各添加剂的重量,并进行称重;
(2)、预混合:通过高速混合机将步骤(1)中称重的各原料与各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
(3)、熔融挤出:通过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将步骤(2)中充分混合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
(4)、冷却:将步骤(3)中挤出的物料进行冷却处理;
(5)破碎:通过破碎机将步骤(4)中冷却后的物料进行初步破碎;
(6)过粗筛:将步骤(5)中破碎后的物料进行过粗筛,使物料直径保持在1厘米内;未通过粗筛的物料再次进行步骤(5);
(7)细磨:通过磨机将步骤(6)中的通过粗筛物料进一步细磨;
(8)过细筛:将步骤(7)中的物料次过细筛,未通过细筛的物料再次进行步骤(7);
(9)过筛分级:将通过细筛的物料通过分级筛进行分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低温高附着力聚乙烯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各区温度分别一区温度为120摄氏度;二区温度160摄氏度;三区温度180摄氏度;四区至六区的温度均为190摄氏度;七区170摄氏度;双螺杆挤出机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为120摄氏度;二区温度160摄氏度;三区温度180摄氏度;四区至九区的温度均为190摄氏度;十区17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了凡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了凡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56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