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6255.9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顾飞;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得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81/05;B65D85/8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电子元器件 收纳 | ||
1.一种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包括:收纳盒本体(1),元器件存放结构(2),元器件防护盒结构(3),工具存放结构(4),提手(5),背带(6),连接扣(7),日字形调节扣(8),卡扣(9),卡槽(10),硅胶防护块(11)和盒盖(12),所述的元器件存放结构(2)嵌入在收纳盒本体(1)的内部前侧;所述的元器件防护盒结构(3)嵌入在收纳盒本体(1)的内部后侧;所述的工具存放结构(4)位于盒盖(1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提手(5)焊接在盒盖(12)的后部上侧;所述的日字形调节扣(8)安装在背带(6)上;所述的卡扣(9)固定在盒盖(1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卡槽(10)开设在收纳盒本体(1)上部前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硅胶防护块(11)安装在收纳盒本体(1)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盒盖(12)销轴连接在收纳盒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元器件防护盒结构(3)包括防护盒本体(31),保护槽(32),海绵垫(33),防护盖(34),魔术贴公扣(35)和魔术贴母扣(36),所述的保护槽(32)开设在防护盒本体(31)的内部;所述的防护盖(34)销轴连接在防护盒本体(31)的上部;所述的魔术贴公扣(35)粘贴在防护盖(34)的中上部;所述的魔术贴母扣(36)粘接在防护盒本体(31)前表面的中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元器件存放结构(2)包括存放槽(21),调节卡条(22),横向隔板(23)和纵向调节板(24),所述的存放槽(21)分别开设在收纳盒本体(1)内;所述的调节卡条(22)固定在存放槽(21)的内部前后两侧;所述的横向隔板(23)横向固定在存放槽(21)的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存放结构(4)包括固定板(41),存放套(42),松紧带(43),镊子(44),固定箍(45),放大镜(46),蓄电池(47),握把(48),电源按钮(49)和照明灯(410),所述的存放套(42)横向粘接在固定板(41)的上部右侧;所述的松紧带(43)粘接在固定板(4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镊子(44)贯穿松紧带(43)插接在存放套(42)内;所述的固定箍(45)固定在固定板(41)的中下部;所述的放大镜(46)安装在握把(48)的右侧;所述的蓄电池(47)安装在握把(48)的左侧;所述的握把(48)卡接在固定箍(45)上;所述的电源按钮(49)安装在蓄电池(47)的前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镊子(44)和握把(48)与固定板(4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连接绳(4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放槽(21)内还粘贴有PVC标签(2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调节板(24)插接在调节卡条(22)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灯(410)安装在放大镜(46)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带(6)通过连接扣(7)安装在收纳盒本体(1)的中部左右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多功能电子元器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垫(33)放置在保护槽(3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得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得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2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双回、多回线路耐张联板旁路分流搭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