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6746.3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2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娟;须成忠;张帆;赵宝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4;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客流 移动 估计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站点内乘客所处位置划分乘客状态;步骤b:根据所述乘客状态对站点内乘客进行队列划分;步骤c:根据站点类型分析所述乘客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并根据所述乘客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分析所述队列之间的转移过程;步骤d:根据所述队列之间的转移过程分别统计各队列的乘客数量,进行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通过本申请可以实时了解各站点内等待列车的乘客数量、进站乘客数量、出站乘客数量、换乘乘客数量以及列车上乘客数量,实现地铁客流实时在线移动估计,满足地铁系统动态运营管理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超过世界任何国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地铁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速度快、时间准、运量大、运距长、舒适度高、受外界影响小等特点,其在城市公共交通流量大、道路拥堵等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日益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
随着客流量的快速增长,地下密闭空间内聚集着高密度人群,使得地铁安全运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现阶段许多一线城市特别是高峰时段许多列车和地铁站点都面临着过度饱和的状态,尤其是在一些大的站点,其站台、进站通道、换乘通道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过饱和。除此之外,交通事故、天气状况、列车故障等都有可能影响地铁客流状况。但是目前由于缺乏地铁交通路网内详实的客流分布监控,地铁站内紧急突发事件的预警及疏散方案也难以有效制定。由此可见细粒度、实时、准确地估计各站点(站台、进出通道、换乘通道)、各在线列车、各断面的客流状况显得越来越重要。
地铁交通系统在线客流移动实时估计对于更好地了解交通流的动态性、传播性及拥挤性等特性,以及分析交通需求与供给间动态关系、拥堵排队产生与消散、交通政策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现有的地铁客流移动分析方法都是单纯通过历史数据对乘客在地铁网络的移动做模拟,无法满足地铁交通动态运营管理的需要。在进行动态运营管理策略制定以及列车在线控制时,需要以当前客流需求分布为参考,因此,有必要对地铁客流在线移动进行实时估计,估计在线乘客(进入地铁网络还没有离开)在地铁网络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方法,包括:
步骤a:根据站点内乘客所处位置划分乘客状态,所述乘客状态包括进站状态、等待列车状态、在列车上状态、换乘状态和/或出站状态;
步骤b:根据所述乘客状态对站点内乘客进行队列划分,所述队列包括进站队列、候车队列、列车队列、换乘队列和/或出站队列;
步骤c:根据站点类型分析所述乘客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并根据所述乘客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分析所述队列之间的转移过程;所述站点类型包括普通站点和/或换乘站点;
步骤d:根据所述队列之间的转移过程分别统计各队列的乘客数量,进行轨道交通客流移动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6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