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7264.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柳承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G09F9/33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英艳;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超薄型显示装置中,为了使厚度最小化并分散放热,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包括显示面板;AV盒,形成电装部;以及第一电缆,将所述显示部与所述AV盒电连接,所述显示部包括:源PCB,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端;第二电缆,将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端与所述源PCB上端连接;接口板,设置于所述源PCB的下端并与所述源PCB电连接;第三电缆,将所述接口板的一侧与所述源PCB连接;以及模块盖,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所述第一电缆将所述接口板的另一侧与所述AV盒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在显示装置中,力求使显示器的输出区域最大化的同时,使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随着过去的CRT(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装置转变成最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使用液晶方式的显示装置,使设备的厚度大大减小。为了进一步减小这些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型的显示装置,研究还在继续。
挂壁式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这些厚度的轻薄化和设备的轻量化来实现。通过将挂壁式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大大解除了对设备的安装高度的限制。
但是,即使是挂壁式显示装置的情况,也不是完全紧贴墙壁的形式,因此不能消除墙壁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之间的不协调,并且由于突出区域,空间布置也受到了限制。
尤其,若是以接收来自广播台等发送的信号并输出内容的电视机形式的显示装置的情况,则需要额外的部件,为此,显示装置的体积不可避免地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开发出一种能够将显示部紧贴在墙壁的超薄型显示装置,其独立地具备:显示部,安装有用于显示面板输出所需的最少数量的部件;以及AV盒,安装有其他部件。
这些超薄型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不需要另行设置背光单元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方式的显示装置来容易地实现。
然而,即使是超薄型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部件的布置以及装置结构的限制,使厚度最小化的尝试仍在继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作为前述课题的超薄型显示装置中厚度厚的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或者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包括显示面板;AV盒,形成电装部;以及第一电缆,将所述显示部与所述AV盒连接,所述显示部包括:源PCB,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端;第二电缆,将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端与所述源PCB上端连接;接口板,设置于所述源PCB的下端并与所述源PCB电连接;第三电缆,将所述接口板的一侧与所述源PCB连接;及模块盖,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所述第一电缆将所述接口板的另一侧与所述AV盒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模块盖在一个区域中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电缆通过所述开口部从所述显示部的下端引出并与所述AV盒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电缆不与所述源PCB重叠。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第一电缆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区域,对于所述显示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电缆中具有所述第一宽度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源PCB重叠。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第二电缆是COF(覆晶薄膜,Chip On Film)。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电缆不与所述第二电缆重叠。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第二电缆的一侧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端连接,并且至少一个区域被卷曲,另一侧与所述源PCB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7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全息广告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数据分析演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