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电离除尘组合式新风空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7337.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韦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1/89;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泳历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处理组件 静电除尘过滤器 除尘装置 净化系统 新风空气 电离 电离区 进风口 组合式 除尘 多层 壳体 空气流动路径 新风净化系统 静电除尘区 静电集尘区 动力风机 净化效率 壳体后壁 室外空气 新风净化 重叠组合 重复设置 出风口 风阻 能耗 清洗 噪音 体内 引入 自由 维护 | ||
本发明“多层电离除尘组合式新风空气净化系统”,涉及新风净化技术,包括壳体,用于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空气处理组件和第二空气处理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后壁,用于室外空气的引入;所述第一空气处理组件包括动力风机;所述第二空气处理组件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指高效静电除尘过滤器,所述高效静电除尘过滤器包括在空气流动路径上自由重叠组合设置的X个电离区和Y个静电集尘区。该新风净化系统通过重复设置电离区和/或静电除尘区来提高净化效率,不会增加风阻、噪音和能耗,而且便于清洗和维护。
本申请是以申请号为201610798008.6,名称为“多层电离除尘组合式新风空气净化系统”的发明申请为母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环境净化技术,特别是多层电离除尘组合式新风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室外空气污染主要呈现为煤烟及机动车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据统计,2013年按新标准监测的74座城市PM2.5排名中,接近92%的城市的空气PM2.5年均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其中32座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是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而排行前十名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几乎是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而近年来北京冬季常发生的严重雾霾,达到爆表的程度。
室内空气污染更为严重,其污染不仅仅有来自室外的PM2.5颗粒物,由于空间相对狭小,通风条件有限(室外污染时、冬季都不适合通风),导致污染物集中、多样,深切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主要来源有烹饪油烟致癌物,致敏性微生物如尘螨、霉菌、病原菌,复印件机、除尘器等电器产生的臭氧;关窗情况下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建筑材料中逸出的放射性物质、保温材料中释放出的甲醛;家具释放的甲醛、出苯、甲苯、二甲苯、CS
由于对室外大气污染的治理,是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政府主导,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是可行的方法,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手段,可分为采用室内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两种途径,但使用起来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对于空气净化器而言,其缺陷表现如下:(1)无室内、室外通风换气功能,只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循化重复过滤,去除室内PM2.5悬浮颗粒物污染效果较好,但无法解决室内二氧化碳超标和氧气含量低的问题;(2)去除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效果十分有限,其采取的炭吸附和光分解的方法只能对某些气体有效,对室内存在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毒有害气体是无法去除的。况且去除某些气体的效果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衰退,甚至失效;(3)工作模式只是对室内空气反复过滤,其滤网的容尘量非常有限,如果对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其滤网很快堵塞失效;需要更换滤网,使用成本高;(4)现有空气净化器对PM2.5的一次过滤率较低,一般在30%-80%,它是通过对室内空气反复过滤才实现较高比例净化;而新风空气净化机由于不是循环过滤模式,因此要求对PM2.5的一次过滤率高,其一次过滤率高达到80%—99%(5)现有空气净化器无法改变密闭的室内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6)现有空气净化器无法改变密闭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及去除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问题;(7)现有空气净化器无法承受室外低温、高尘、高湿等恶劣空气;(8)现有空气净化器机体结构、风道及进出风结构、滤网的构成、电控方式、材料选择、安装使用方式等均无法满足将新风引入室内并予以净化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韦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格林韦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7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空调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