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旋自洁养殖球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8354.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叶莹莹;李继姬;桂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46B5/00;A46B7/06 |
代理公司: | 33213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箱 养殖 旋转圈 自洁 自旋 漂浮 流通孔 旋转轴 内轴 外轴 水产养殖设备 表面通孔 垂直状态 环绕设置 活动连接 内部中空 饲料投放 外部连接 污损生物 养殖箱体 环侧面 开合门 球体 附着 毛刷 通孔 能耗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旋自洁养殖球,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自旋自洁养殖球,包括养殖箱,养殖箱表面设有通孔,养殖箱外部连接旋转圈,旋转圈外侧连接漂浮环,养殖箱为内部中空球体,旋转圈通过贯穿养殖箱中心的内轴与养殖箱活动连接,旋转圈内侧环绕设置毛刷,旋转圈外侧通过外轴与漂浮环固定连接,漂浮环侧面均设有流通孔,外轴与内轴呈垂直状态,养殖箱表面通孔为流通孔一,养殖箱表面还设有开合门,本发明的养殖球无需能耗即可解决养殖箱体自行清除污损生物附着的问题,饲料投放效果好,提高养殖效益,养殖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旋自洁养殖球。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已跃居为世界渔业大国和世界水产养殖大国,一直至今两者的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水产养殖发展最快,产量年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年增长平均水平,网箱养殖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网箱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污损生物的附着对于网箱养殖一直是一个无法摒除的难题。另外,大部分网箱养殖都是向上敞口的,有些喜阴鱼类对此类网箱非常不适,而且海鸟对网箱养殖物种的侵袭也是不容小觑的危害。
所以,如何在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有效降低无损生物对网箱的附着是目前养殖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低能耗或者零能耗情况下实现养殖箱体自行清污的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能耗即可解决养殖箱体自行清除污损生物附着的问题,饲料投放效果好,提高养殖物品质和养殖效益,养殖安全性高的自旋自洁养殖球。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自旋自洁养殖球,包括养殖箱,养殖箱表面设有通孔,养殖箱外部连接旋转圈,旋转圈外侧连接漂浮环,养殖箱为内部中空球体,旋转圈通过贯穿养殖箱中心的内轴与养殖箱活动连接,旋转圈内侧环绕设置毛刷,旋转圈外侧通过外轴与漂浮环固定连接,漂浮环侧面均设有流通孔,外轴与内轴呈垂直状态,养殖箱表面通孔为流通孔一,养殖箱表面还设有开合门,将原先圆柱状的网箱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成球形,依靠水流对养殖箱的冲击带动养殖箱转动,在转动的同时毛刷对养殖箱进行洗刷,即实现无需能耗,例如电能,在无能耗的情况下养殖箱体自旋转自清洁,完全自我清洁表面的附着的污损生物,并且球形状的养殖箱体抵抗风浪的效果更优异,在养殖箱内的养殖物不会受到养殖箱的旋转造任何影响,球形网箱在使用过程中呈封闭状态,海上的掠食者特别是海面掠食者无法从养殖网箱内掠食养殖物,有效保护养殖物安全,同时也提高喜欢阴养殖物的养殖效果。养殖箱表面均设的流通孔一小于养殖鱼类的最小体积,通过流通孔一使水体在养殖箱内外流动来带动养殖箱转动,养殖箱上设置的开合门方便投喂饲料及收捕养殖鱼类,当然自旋自洁养殖球在水中位置根据漂浮圈的浮力而定,具体根据养殖鱼类的习性选着漂浮圈的浮力来确定自旋自洁养殖球在水体中的位置。
优选的,养殖箱直径、旋转圈内径和漂浮环内径比为1:1.1~1.2:1.4~1.5,通过控制养殖箱、旋转圈的大小比来控制毛刷的长度范围,防止毛刷过长对养殖箱的刷洗力度不佳,毛刷过短对养殖箱的刷洗力度过强对养殖箱造成损伤不利于其使用寿命,控制养殖箱和漂浮环的大小比来控制养殖箱1周围可接触水面面积和控制自旋自洁养殖球在水体中的位置,即与水面的距离范围的控制,同时还有效保证漂浮环的环表面积足够站人及相关操作,例如打开养殖箱上的开合门进行投放饵料或收捕鱼类。
优选的,旋转圈外侧前后端通过外轴与漂浮环内壁连接,外轴与内轴直径一致,双轴设计可使养殖箱在任何方向的水流作用下均会发生旋转,使养殖箱即球形养殖箱体与毛刷发生相对运动实现自清洁,外轴和内轴的直径一致,材质一致均为合金钢且综合力学性能足以支撑养殖箱抵抗14级风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港牡蛎分段式高效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用牡蛎壳制作活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