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8446.9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姚光源;潘月秋;魏淸;张迪彦;章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C08G65/337;C08G65/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季胺盐反相破 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涉及陆地油田及海油油田采油产生的高含水原油处理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在30‑50℃下向聚醚胺D‑230中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控制摩尔比n(D‑230)/n(环氧氯丙烷)为1:2或者1:4,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4‑5h生成中间体后,升温至85‑90℃开始滴加与环氧氯丙烷等摩尔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保温反应5‑6h,反应产物经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纯并真空干燥后得到淡黄色黏稠状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本发明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具有优良的破乳脱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陆地油田及海油油田采油产生的高含水原油处理领域的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聚驱、表面活性剂驱、三元复合驱等采油技术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原油采出量,但由于采出液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水不溶颗粒的相互作用,使得采出液成为一种复杂的油水体系,处理这些乳化严重的高含水原油给油田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开发具有高效破乳性能的反相破乳剂对现实生产有重要意义。反相破乳剂分为低分子电解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赵西往、徐俊英(多支化原油破乳剂的制备及破乳性能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7,48(4):19-23)论文中记载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并且几乎所有反相破乳剂均由胺或胺衍生物制备所得。由于多季铵盐类反相破乳剂具备良好的水溶性、扩散速率快等优点,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Nguyen D等(Nguyen D,Sadeghi N,Houston C.Chemical interactions anddemulsifier characteristic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pplications[J].EnergyFuels,2012,26(5):2742-2750)的研究中,加入季铵盐后,粒子视频显微镜和聚焦光束反射率测量探针显示油滴大小显著增大、数量减少,这与原油表面的阴离子电荷逐步被中和、油滴发生聚并的理论一致。
目前市场常见的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工艺复杂,破乳效果欠佳,广谱性低,对稠油油砂开采、聚合物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低,急需制备一种工艺简单,破乳范围广谱,效果高效的反相破乳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制得的反相破乳剂破乳效果好、破乳范围广谱,尤其针对稠油油砂开采、聚合物采出液有很好的破乳脱水效果。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30-50℃下向聚醚胺D-230中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控制摩尔比n(D-230)/n(环氧氯丙烷)为1:2或者1:4,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4-5h生成中间体后,升温至85-90℃开始滴加与环氧氯丙烷等摩尔量的N,N-二甲基乙醇胺,保温反应5-6h,反应产物经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纯并真空干燥后得到淡黄色黏稠状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
本发明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制备方法相比,其有益效果为:合成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针对稠油油田采出液,有很好的破乳脱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
图2是制备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原料聚醚胺D-230的红外光谱图;
图3是实施例2制得的多季胺盐反相破乳剂Y-564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