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肋钢筋的矫直装置及其矫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9377.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奕聪;王兆府;伍绍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华欣建材测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矫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肋钢筋的矫直装置及其矫直方法,包括矫直机构,矫直机构包括多个相邻排布的矫直辊,每个矫直辊均包括一辊轴以及设于辊轴上且两者间距可调的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相邻两矫直辊的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形成用于压紧夹持带肋钢筋的夹持区;其中,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相对的两端面处均设置有可发生相对转动的辊压片,辊压片的外缘处开设有第一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第一压紧面可与带肋钢筋的纵肋侧面相贴合,第二压紧面可与纵肋的根部与横肋的端部之间所形成的基圆相贴合,利用设置辊压片的第一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避开了纵肋与横肋从而减少矫直过程中对带肋钢筋的损伤,使得矫直完后的带肋钢筋成品率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材的调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带肋钢筋的矫直装置及其矫直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带肋钢筋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市场上钢筋一般以盘卷的形式进行供货,便于后期施工中对钢筋定量裁剪。而盘卷的钢筋在使用前或者在对钢筋进行检测前都必须要经过矫直处理,钢筋的调直处理一般通过调直设备实现,例如公布号为CN102078906A的发明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调直机,主要包括送料机构、调直延伸机构以及牵引机构,钢筋经过多个调直轮以及牵引轮的挤压后完成调直操作。
众所周知带肋钢筋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多条间隔排布的横肋以及两条对称设置的纵肋,而现有的调直设备在对带肋钢筋进行调直时,钢筋的表面容易受到调直辊的挤压而发生损伤,受到损伤后的钢筋无法在建筑施工中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肋钢筋的矫直装置,可避免在调直过程中对钢筋表面的横肋以及纵肋造成损伤,提高钢筋调直后的成品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肋钢筋的矫直装置,包括矫直机构,所述矫直机构包括多个相邻排布的矫直辊,每个矫直辊均包括一辊轴以及设于辊轴上且两者间距可调的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相对的两端面处均设置有可发生相对转动的辊压片,两辊压片之间形成用于压紧夹持带肋钢筋的夹持区,所述辊压片的外缘处开设有第一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所述第一压紧面可与带肋钢筋的纵肋侧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压紧面可与纵肋的根部与横肋的端部之间所形成的基圆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带肋钢筋的结构特点,每个矫直辊均包括第一与第二辊轮,并设计与对应规格带肋钢筋相适配的辊压片对带肋钢筋进行预紧,提高整个装置对不同规格带肋钢筋的适用范围;矫直过程中通过相邻的两辊压片的第一压紧面对纵肋进行限位,在辊压片避开纵肋减少矫直过程中对纵肋的损伤同时实现对带肋钢筋的导向,并同时对带肋钢筋提供一定的压紧力;其次,利用辊压片的第二压紧面贴合到纵肋的根部与横肋的端部之间所形成的基圆表面上对带肋钢筋施于更大的压紧力,此外还合理的避开了横肋减少矫直过程中对横肋的损伤,综合使得矫直完后的带肋钢筋成品率大幅度提升。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均与辊压片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辊压片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于推力轴承的止推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辊压片取代整个第一与第二辊轮的整体转动,可减少维修与更换时的成本;其次,设置在第一与第二辊轮和辊压片之间设置与推力轴承实现辊压片相对第一与第二辊轮发生转动,同样推力轴承作为一个通用配件可较为方案的实现安装以及更换,并且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对带肋钢筋进行压紧时推力轴承可以较好的传递轴向力,推力轴承在传递轴向力的同时自身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不至于轴向力过大时导致轴承发生失效,提高对带肋钢筋矫直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均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辊压片开设有第二容置槽,当辊压片与第一辊轮或第二辊轮连接后,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互相连通形成用于限位推力轴承的容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华欣建材测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华欣建材测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