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设备的水箱杀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9609.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设备 水箱 杀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的水箱杀菌控制方法。它包括水路系统和电控系统,水路系统包括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出水控制装置,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控制装置和出水控制装置分别设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所述水箱中设有杀菌装置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杀菌装置、水位检测装置、进水控制装置、出水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水箱杀菌控制方法结合杀菌装置启闭时间的长短和水箱的水位的高低以及水箱的进水、出水情况来适当控制杀菌装置开启的时间和控制杀菌装置关闭工作的时间,以避免杀菌装置过长时间做无用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的水箱杀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饮水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净水行业的飞速发展,净水产品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净水设备一般使用水箱进行蓄水,水箱底部为饮用水,上部为携带细菌的空气,饮用水不可避免的受到细菌的污染。目前对水进行杀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中常用的消毒剂里存在有害物质,所以物理法普遍得到行业的认可和使用。然而物理杀菌装置存在使用寿命有限和杀菌有效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杀菌控制方法,以提高杀菌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杀菌效果。
目前市面上部分净水设备的水箱会配备杀菌装置,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净水设备水箱的杀菌方案,它包括紫外杀菌灯管001、净水设备002、净水箱003、连接管004、储水箱005等。紫外杀菌灯管001安装在净水箱003的顶部,水进入净水箱003,经过紫外杀菌灯管001杀菌后,再通过连接管004流到储水箱005中。
该杀菌方案中,净水设备为紫外线杀菌灯管持续供电,从而大大降低了灯管的使用寿命;杀菌灯管安装在净水箱顶部,当水没有充满水箱,即灯管没有淹没在水中时,无法保证对水进行有效杀菌;另外经过杀菌后的水通过连接管流到储水箱,而储水箱中没有杀菌装置,这就容易导致水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的克服现有净水设备的杀菌装置经常持续性工作导致使用寿命缩短、没有有效杀菌、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根据水箱的实际进水、出水情况以及水箱中水位的高低,合理控制杀菌装置的启动和关闭,从而延长杀菌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杀菌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的净水设备的水箱杀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净水设备的水箱杀菌控制方法包括水路系统和电控系统,水路系统包括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出水控制装置,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控制装置和出水控制装置分别设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所述水箱中设有杀菌装置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杀菌装置、水位检测装置、进水控制装置、出水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杀菌控制方法结合杀菌装置启闭时间的长短和水箱的水位的高低以及水箱的进水、出水情况来适当控制杀菌装置开启的时间和控制杀菌装置关闭工作的时间,以避免杀菌装置过长时间做无用功。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水位测量装置上设有高水位和低水位,所述高水位和低水位分别设置在水位测量装置的上端和下端。
当净水设备待机时,如果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水位测量装置的低水位,且低于低水位一段时间T1,净水设备则打开进水电磁阀,净水设备对水箱进行补水,如果水箱内的水位超过水位测量装置的低水位,净水设备则开启杀菌装置,开始对水箱进行杀菌。
当净水设备上电时,如果水箱内的水超过水位测量装置的高水位,净水设备则关闭进水控制装置,停止对水箱补水,杀菌装置继续杀菌一段时间T2后关闭。
当净水设备待机时,如果净水设备一段时间T3未进行任何操作,净水设备则开启杀菌装置进行杀菌,开启杀菌装置杀菌一段时间T4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