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尔夫球杆头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9976.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廖柏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柏榕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杆头 胚料 成型 头部区 塑型 弯折 冲压成型步骤 衔接区 机械加工成本 打击面 备料步骤 材料损耗 冲压成型 加工流程 加热步骤 加热软化 快速成型 塑型模具 冲压机 推移件 备料 冲压 机塑 渐进 热度 加热 背面 推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成型方法,其包含有备料、加热、塑型、弯折及冲压成型等步骤;其中,备料步骤中备有胚料,于加热步骤中加热软化胚料,并于塑型步骤中通过塑型机塑型调整,以使胚料受推移件于塑型模具上渐进推移,其两端分别形成衔接区及头部区,以及于冲压成型步骤中通过冲压机冲压仍具热度的胚料,以使头部区成型为高尔夫球杆头,且高尔夫球杆头的两侧形成有打击面及背面,而弯折步骤中可于冲压成型步骤之前或之后进行,以将胚料弯折,使得衔接区与头部区呈一倾斜角度,如此即形成高尔夫球杆头;因此,大幅简化加工流程且达快速成型外,同时也可大幅降低材料损耗及机械加工成本,有效提升成型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风气演变,民众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因而带动各种休闲活动的兴盛,而高尔夫球不仅兼具技巧性及趣味性,且随着场地转换而进行移动时,也能够提供适量的运动强度,再者,高尔夫球场地普遍利用自然地形加以整理而成,俾使民众于运动过程中,也能够享受各种不同自然地形的风貌,也使得高尔夫球运动备受各年龄层喜爱,而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更是带动高尔夫球杆具受到重视。
然,现有的高尔夫球杆头主要是以灌注法及冷锻法制作,首就灌注法而言,其以模具制作高尔夫球杆头的腊膜及空桥辅助浇道,将该腊膜及该空桥辅助浇道以人工热融连接头部头后再进行组串,完成组串后进行浸浆程序,并于浇注成型后,将浇注口及该空桥辅助浇道切除,同时进行该头部击球面的研磨、涂装加工,如此即可完成该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采用灌注法成型的高尔夫球杆头不仅制作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际量产的需求外,且于灌注过程中容易造成空气进入,使得该高尔夫球杆头内部产生许多气孔,致使该高尔夫球杆头的结构强度不如预期,进而导致完成品良率下降,以及生产成本增加;再者,就冷锻法而言,其利用多段冲程进行高尔夫球杆头不同部位的冷锻、冲压及除料作业,冷锻法的处理步骤过于繁琐,加上所需设备众多且庞大,不仅容易导致加工时间过长及加工效率不彰外,更容易因为多次冲压处理,造成成型硬度增加,致使该等设备易因长期承受过大冲击力而产生损坏,故冷锻法确实造成生产机械费用成本的增加,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成型方法,其可大幅简化加工流程且达快速成型外,同时也可大幅降低材料损耗及机械加工成本,有效提升成型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的成型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骤:
一备料步骤,其备有棒状胚料,该棒状胚料由一棒状物料分段裁切而得;
一加热步骤,其备有一加热器,该加热器可针对该棒状胚料进行加热,以使该棒状胚料呈软化态样;
一塑型步骤,其备有一塑型机,而该塑型机具有一塑型座,一设于该塑型座上的塑型模具,以及一对应于该塑型座且可于该塑型模具上推移作动的推移件,其中,该棒状胚料受该推移件推移而由该塑型模具第一端渐进移动至该塑型模具第二端,以使该棒状胚料形成一头部区,以及一由该头部区向外延伸且呈圆杆状的衔接区,而上述该头部区的外径大于该衔接区的外径;
一弯折步骤,其针对该衔接区进行弯折作业,使得该衔接区与该头部区呈一倾斜角度设置;以及
一冲压成型步骤,其备有一冲压机,以及一相对于该冲压机的冲压模具,而上述该冲压模具或该冲压机上形成有一高尔夫球杆头外观的模穴,同时配合该冲压机进行冲压,以使该头部区受冲压后依据该模穴的轮廓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同时该高尔夫球杆头的一侧形成有一打击面,而相对于该打击面的另一侧形成有一背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该模穴凹设于该冲压模具内,以供该头部区置放,并受该冲压机冲压,以使该头部区形成一高尔夫球杆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该加热器通过高周波、中周波或电热等方式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该冲压成型步骤可分多次冲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柏榕,未经廖柏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车轮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