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3352.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岳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枞阳县鑫誉黑斑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捉 捕蛙 可调节 束环 主杆 齿轮齿条传动 水产养殖领域 额外动力 手动调节 运动约束 纯机械 可收放 手持杆 饲养池 伤害 减小 收放 蛙类 收缩 驱动 | ||
1.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包括主杆(1)、束环(2)和捕捉头(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杆(1)包括主杆主体(11)、按压杆(12)、中筒(13)、中筒销(14)、外筒(15)、外筒销(16)、上轴耳(17)和回位弹簧(18);所述的主杆主体(11)为上半部为空心的下半部为实心的长杆,该主杆主体(11)的上端口径向内收缩两毫米,且该主杆主体(11)的两侧中上部有一条长槽形孔;所述的按压杆(12)为与主杆主体(11)的空心部分间隙配合的短杆,该按压杆(12)的圆侧面的最底端固结有一圈两毫米直径的橡胶圈,且该按压杆(12)的侧面底部有一直径小于主杆主体(11)的槽孔宽度的小圆孔;所述的中筒(13)为内径与主杆主体(11)外径间隙配合的圆环筒,该中筒(13)的侧面的中部和底部各有一个沿中筒(13)直径方向的与按压杆(12)的小圆孔一样的小圆孔;所述的中筒销(14)为与中筒(13)的小圆孔间隙配合的螺栓组;所述的外筒(15)为内径与中筒(13)的外径间隙配合的短筒,该外筒(15)的中下部有一条宽度等于中筒(13)的小圆孔直径的长槽形孔;所述的外筒销(16)为与外筒(15)的槽孔间隙配合的螺栓组;所述的上轴耳(17)为四个均匀分布的“L”形杆,该上轴耳(17)的一端垂直固结在外筒(15)的外侧,其另一端配备有与其配合的橡胶塞;所述的回位弹簧(18)为放置于主杆主体(11)的空心部分的底端和按压杆(12)底部之间的螺旋弹簧;
所述的束环(2)包括束环主体(21)、连接杆(22)和下轴耳(23);所述的束环主体(21)为圆环形刚性构件;所述的连接杆(22)为四根位于束环主体(21)半径方向的连接束环主体(21)和主杆主体(11)底端的刚性杆;所述的下轴耳(23)为四个分布均匀的带有橡胶塞的“L”形杆,该下轴耳(23)的一端垂直固结于束环主体(21)内侧,且该下轴耳(23)所在平面位于束环主体(21)的平面内;
所述的捕捉头(3)包括齿环(31)、齿杆(32)、捕捉杆(33)、捕捉网(34)和束绳(35);所述的齿环(31)为间隙配合于下轴耳(23)上的外环有齿的构件;所述的齿杆(32)为与齿环(31)配合的内侧有齿的长杆,该齿杆(32)的顶端有配合连接到上轴耳(17)上的孔洞;所述的捕捉杆(33)为固结到齿环(31)下方的杆件;所述的捕捉网(34)为网罗四个捕捉杆(33)侧面的针织网;所述的束绳(35)为连接各相邻的捕捉杆(33)底端并贯穿捕捉网(34)底部的四根弹性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主体(11)的顶部侧面包裹有防滑涂层或防滑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杆(12)的伸出主杆主体(11)的长度为五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环(2)采用防锈材质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杆(32)的有齿的范围仅限于其下半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范围的手动捕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捉网(34)的网孔直径为一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枞阳县鑫誉黑斑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枞阳县鑫誉黑斑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33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