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氟草酯专用增效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4602.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述明;王贵新;刘鹏;陈军;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A01N25/04;A01N39/0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氟草酯 专用 增效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氟草酯专用增效组合物,本发明的专用增效组合物是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高分子聚合物0.1‑1%,三硅氧烷3‑10%,氮酮3‑10%,植物油10‑30%。本发明的专用增效组合物应用在可分散油悬浮剂,专用增效组合物与氰氟草酯的质量比为1:1‑1:3;本发明的专用增效组合物具有减少农药飘移,显著增加氰氟草酯除草活性,从而达到减量增效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氰氟草酯专用增效组合物及其在可分散油悬浮剂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氰氟草酯,是一种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对水稻高度安全,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活性。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经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杂草死亡近几年直播稻田千金子危害日趋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如果不能持续有效的控制其危害,将直接威胁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氰氟草酯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对千金子特效的药剂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非理性加量使用,抗性越来越严重,我国很多地区使用量已经提升了一倍以上。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可以预见很快氰氟草酯将因抗性太大,不再适合防治千金子,在没有找到完全可以替代的药剂之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我国农药利用率很低,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高达50-60%,其中大部分的药液因为飘移,或者界面活性差,无法到达作用靶标而浪费了。通过剂型加工技术,加入一些增效助剂减少药液的飘移,改善药液的界面活性,使之充分发挥药效,大大减少氰氟草酯的用量,从而延缓了其抗性的产生。
喷洒到农田中的农药,只有不到40%的到达靶标,其余都因飘移和其他原因浪费在环境中,我们经过研究,一些高分子物质具有异常良好的减少飘移性能,其加入到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中,可以减少飘移,从而减少喷雾药液的用量,因实际到达靶标的药液量没有减少,也不会降低防治效果。
植物的表面都有一层疏水的蜡质层,是由高级脂肪酸、醛、醇、酯、酮等组成,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该层物质具有阻碍水自由进出植物表面的能力。不同的植物油表面所覆盖的蜡质层成分和厚度都有差异,其阻碍水进出的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植物表面并不是被蜡质层密封的,会有气孔的存在,它是亲水性物质进入到叶片内部唯一的方式。
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后属于水包油的乳液,以水为介质,喷洒到千金子表面后,必须经过气孔渗透到杂草叶片内部,才能起到杀草活性。留在蜡质层外部的药液,当水蒸发后形成结晶,很难被杂草吸收,且易受到风、雨、太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很快失去杀草活性。我们经过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可以控制气孔合闭以及张开程度,可以吸附在气孔周围形成一条亲水性的通道,从而让亲水性物质快速通过气孔进入到植物内部,表面活性剂中又以三硅氧烷效果最好。而氮酮这一类渗透促进剂也可以作用植物蜡质层和气孔,提高氰氟草酯的渗透速度。这两种物质的加入极大的提高了氰氟草酯的利用率,起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经过研究发现,亲水性物质通过蜡质层主要从气孔进入;亲油性物质由于与蜡质层亲和力好,可以直接通过蜡质层进入到植物内部,但是与粒子大小相关,溶液状态的物质粒子小,容易进入植物内部。我们选择植物油作为增效剂,主要是物油不易挥发,能长时间保持液体状态,当喷到杂草表面的药液中的水分挥发后,植物油可以使氰氟草酯处于液体状态,从而保证喷洒到杂草叶面的药液都能被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氰氟草酯专用增效组合物,并公布了其在可分散油悬浮剂中的应用,该增效组合物有别于普通的增效剂,通过对农药从喷雾器喷出到渗透进入靶标全过程研究分析,找出系统的科学的增加氰氟草酯除草活性的方法,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从而有效的减慢了氰氟草酯抗性产生的速度,持续有效的防除千金子的危害,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杨梅核仁保健面条
- 下一篇:一种电磁四通换向阀上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