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具有保温功能的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5254.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根阳;杨冯丽;徐卫林;刘欣;刘可帅;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D02G3/02;D02G3/38;D06M15/333;D06M11/79;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复合 纺纱 具有 保温 功能 纱线 在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具有保温功能的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嵌入式复合纺纱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纺纱技术。如中国公开出版物《纺织学报》公开时间为2010年6月,文章名称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解析”,该技术的原理为两根棉粗纱分别经过后、中、前罗拉牵伸,两根长丝直接经过前罗拉,其中一根长丝与一根棉粗纱在前罗拉前钳口处形成一个加捻三角区纺成一根细纱,另一根长丝与另一根棉粗纱在前罗拉前钳口处形成另外一个加捻三角区纺成另一根细纱,两根细纱中长丝均分布在外侧,棉纤维须条均包裹在内部。两根细纱又形成第三个加捻三角区,并在此三角区处加捻形成一根细纱。因此,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该纺纱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纤维利用率、纱线强力和成纱质量。不足之处在于若想赋予纱线特殊的性能,则须在纱线后整理工序中添加改性工序。
常规提高织物保暖性的途径主要有:用传导系数较小的纤维材料制成保暖织物,纤维的导热性越小,其织物的保暖性越好;在纤维织物上施加具有远红外辐射特性的纳米材料,提高织物的保暖性;应用相转变材料,提高织物的保暖性。目前存在不少通过对织物涂层来制备隔热保温材料的方法,如中国公开出版物《现代纺织技术》公开时间为2017年12月,文章名称为“镁基涂层织物隔热效果影响研究”,该技术的原理为将氢氧化镁与水性聚氨酯树脂混合制成涂层胶,并对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来制备隔热保温织物。不足之处在于以上方法需要添加特殊装置来对织物涂层,延长了生产周期,使得生产环节复杂化,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具有保温功能的纱线在线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具有保温功能的纱线在线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针对嵌入式复合纺纱,采用在环锭细纱机上第一涤纶长丝、第二涤纶长丝运行的途径中设置改性装置,改性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第一涤纶长丝、第二涤纶长丝经改性装置施加改性液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第一棉粗纱、第二棉粗纱汇合,施加了改性液的第一涤纶长丝与第一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加捻形成第一细纱,施加了改性液的第二涤纶长丝与第二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加捻形另一个加捻三角区并形成第二细纱,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再加捻形成具有保温功能的第三细纱,第三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改性液由硅酸钙、PVA和蒸馏水调配而成,其中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硅酸钙为3%~6%,PVA为7%~10%,蒸馏水为85%~88%。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棉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在嵌入式纺纱过程中通过改性装置对涤纶长丝施加改性液后棉粗纱加捻来得到具有保温功能的纱线。硅酸钙因其传导系数较低则可用来制作性能优异的保温材料,改性液由硅酸钙、PVA、蒸馏水组成,经改性处理后的纱线保温性能会随之增加。第一涤纶长丝、第二涤纶长丝经改性装置施加改性液后表面布满改性液,当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钳口处因加捻作用而相互缠绕,涤纶长丝以空间螺旋状包缠在棉粗纱外侧,则从第一加捻三角区形成的第一细纱长度方向侧呈现一段涤纶长丝一段棉纤维的状态,涤纶长丝上的改性液向与其接触的棉纤维转移,由于涤纶长丝所带的改性液量有限,改性液不能完全将从第一加捻三角区形成的第一细纱长度方向侧呈现的棉纤维覆盖,所以第一细纱长度方向呈现一段改性一段不改性的状态。第二细纱形成的过程与第一细纱一致,所以第二细纱长度方向与第一细纱呈现相同的特点。第一细纱与第二细纱因加捻作用形成第三细纱,由于第一细纱与第二细纱相互呈螺旋状的形态缠绕,则接触的部分会出现改性液转移,第一细纱中涤纶长丝上的改性液会转移到与它接触的第二细纱上,第二细纱上的改性液也会转移到与其接触的第一细纱上,所以得到的第三细纱在长度方向也呈现一段改性一段不改性的状态。本发明制备的纱线中涤纶长丝经与棉纤维加捻缠绕后其表面仍保留一定改性液,棉纤维被涤纶长丝转移一定改性液后其表面也附着一定改性液,则经改性后的涤棉混纺纱与未经改性的嵌入式复合纺的涤棉混纺纱相比,其保温性能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5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列结构的并条机防吸连梳理导架
- 下一篇:一种阻燃缝纫线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