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锥形螺旋杆式垃圾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6172.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吕继亮;朱香玲;吕芳;吕锦;吕涛;朱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继亮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743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螺旋 垃圾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锥形螺旋杆式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办公产生的垃圾主要是采用先集中收集在垃圾箱内,然后再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统一处理,大部分以填埋的方式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充分对垃圾处理再利用,;另一方面,在垃圾储存或运输工程中容易掉落在街道上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市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双锥形螺旋杆式垃圾处理装置,在垃圾源头处就可以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变为能够再利用的资源;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每级搓揉段内螺旋叶片的不同直径、不同螺距不同咬合度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了对多种类垃圾均能在垃圾源头很方便地快速及时地加工成“预处理”可再生原料,使“蓬松杂乱”的垃圾加工为绒毛细碎物料,体积缩减6~8倍,并达到瞬间除尘,从而实现了一种在垃圾源头、原地分类的双锥形螺旋杆式垃圾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锥形螺旋杆式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箱10,所述机箱10从左向右依次分为主动齿轮箱13、从动齿轮箱12、多级搓揉段7和出料箱8,左右贯穿主动齿轮箱13和从动齿轮箱12转动连接有过桥转轴,在过桥转轴上固定有过桥齿轮2和主动齿轮11,所述过桥齿轮2位于主动齿轮箱13内,主动齿轮11位于从动齿轮箱12内,在主动齿轮箱13内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入轴1,在动力输入轴1上固定有与过桥齿轮2啮合的动力齿轮14;所述多级搓揉段7的每级搓揉段直径相等,且从左向右相邻搓揉段直径依次减小;在机箱10内沿左右方向设有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所述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并排设置,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左端均与从动齿轮箱12左壁转动连接,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右端均与出料箱8右壁转动连接,在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左端均固定有与主动齿轮11相啮合的从动齿轮4,3;在每级搓揉段7内的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的外直径均相等,且从左向右相邻搓揉段7内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的外直径依次增大,在每级搓揉段7内的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上均设有旋转方向相同的螺旋叶片18,每级搓揉段7内螺旋叶片18的外直径相等,且从左向右相邻搓揉段内螺旋叶片18的外直径依次减小,在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上搓揉段的右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细搓板16,在出料箱8内的前转轴15和后转轴19上均设有出料搅棒17,在多级搓揉段7最左端设有投料口5;在多级搓揉段7上设有用于投入添加发酵剂或消毒剂的管口6。
为了进一步增大对不同垃圾进行多级充分的搓揉,每级搓揉段内螺旋叶片18的螺距相等,且从左向右相邻搓揉段内螺旋叶片18的螺距依次减小,每级搓揉段内前转轴15上的螺旋叶片与后转轴19上的螺旋叶片相互咬合;每级搓揉段内前转轴15上的螺旋叶片18与后转轴19上的螺旋叶片18咬合重叠部分相同,且从左向右相邻搓揉段内前转轴15上的螺旋叶片18与后转轴19上的螺旋叶片咬合重叠部分逐渐减小;同时还可以将螺旋叶片18的边缘处设置为刀刃。
本发明可以为微型、轻型、重型、移动或固定式,配置简便,适应环境广泛,由传统的“先垃圾源头分类收运、然后集中处理和处置”的模式,有效地转变为“先源头垃圾分类直接处理和处置”模式。使得垃圾投送者直接地投入到本发明中即可,大幅度简化操作程序和降低成本。
能够在多种类材质如软、硬(金属除外)、韧、滑、稀、腻等垃圾源头均可使用,像人们往垃圾箱扔垃圾一样,将精细分类垃圾投入到投料口5,经过不同螺距、不同直径、相互咬合的螺旋叶片的相互作用,瞬间伸长处绒毛细碎的“预处理”可再生原料。使“蓬松杂乱”的垃圾加工为绒毛细碎物料,体积缩减6~8倍,并达到瞬间除尘,末端发酵或消毒杀菌工艺过程一体化。
本发明的变形结构灵活,微型手提便携式、轻型多台移动式、重型固定式商业性末端处理。可配套单台、多台、并联、串并联、移动或固定到系列化,可配套设置在产生垃圾的任何角落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继亮,未经吕继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胶垫片的点胶装置
- 下一篇:圆柱电池盖帽外涂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