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红薯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6749.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姜鑫;郭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文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富硒红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我国是大面积缺硒的国家,约有15个省市区1 亿人口处于缺硒地带。缺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50微克以上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 尤其是防癌、抑癌方面有显著效果。硒在自然界是稀有元素,我们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补充所需要的硒,需要在食物和饮水中有较高含硒量。于是,富硒食品成了我们的健康食品。红薯使用富硒肥料,也会提高其产品的含硒量。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已知的世上 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 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 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 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特别是具 有超大的理论比表面积2630m2/g。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 作物。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其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 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 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红薯含有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每500克红薯约 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1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克,胡萝 卜素0.5毫克,另含有维生B1、B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 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并且,红薯还具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因此,近几年来,红薯在国际、国内市 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因此,种植一种富硒红薯能一取两得,满足市场也能使人食用后进行补充硒元素。现有技术中的富硒肥料一般都是叶面肥,在作物伸长过程中喷施,并未硒元素的吸收率不高,每一季红薯的种植均需要喷施,比较耗费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富硒红薯的种植方法,创造性地改进了种植土壤,从耕作源头改进,增加红薯生长土壤的肥力和微量元素,将石墨烯、硒矿粉和有机肥引入到土壤中,多次试验总结出适用于富硒红薯的优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富硒红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然后每亩施有机富硒肥1000~1500㎏;
S2:起地垄,垄距60~70㎝;
S3:在地垄上刨坑,坑深6~8㎝,然后将红薯苗栽入坑内,株距为18~22㎝,每个红薯苗处浇水10~20ml,然后用土将苗根压实;
S4:从红薯苗栽种之日起,每隔20天,到田间除草一次;
S5:红薯成熟后,采收红薯即可;
其中,有机富硒肥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富硒肥和有机肥,富硒肥与有机肥的用量按重量份数为1:4~6;所述富硒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蛋白原料95~ 100份、硒矿粉2~4份、氧化石墨烯0.5~1份;
所述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红薯秸秆垫料30~33份、畜禽的粪尿67~70份沤制而成,所述秸秆按重量份数比由大豆秸秆30~50份、玉米秸秆10~20份和小麦秸秆10~20份。
本发明的富硒红薯种植方法,将传统的红薯种植技术中,加以创新,种植富硒土壤,将蛋白原料、硒矿粉、氧化石墨烯制备得到的富硒肥与传统的植物秸秆有机肥相结合,既能有效增强土壤中的富硒含量,又能增大土壤的肥力,有利于红薯生长时的营养吸收,使红薯对硒元素的吸收率大大提高,有利于红薯各阶段的生长,增强营养。
进一步地,所述富硒肥将蛋白原料直接备用或经除杂、烘干后备用;蛋白原料、硒矿粉与氧化石墨烯按相应比例混合后,同时添加蛋白水解酶,对蛋白原料进行粉碎酶解,进行初步粉碎和超声粉碎制得。
进一步地,先将大豆秸秆和小麦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的粪便混合,再将玉米秸秆切成小段加入,堆积在发酵池中在淹水条件下沤制20~30天既得。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酶解在纳米粉碎乳化系统中进行,所述系统的主机转速5000~8000r/min,控制温度60~70℃,酶解反应液pH为5~9,酶解时间0.5~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文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市文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